郭志坤:學術性是通俗性的前提和基礎。其實,學術本身也是通俗的。通俗作品的讀者對象比較廣泛,不僅限于社會的某一部分人,而是面向社會的各個階層。文化有高低之分,閱歷有深淺之別,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面對這種狀況,在寫作時要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考慮到大多數(shù)讀者的接受能力,力求通俗。所謂通俗,不是膚淺,不是平庸,更不是庸俗。用大多數(shù)讀者能看明白的文字表現(xiàn)深刻的思想,做到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羊城晚報:什么原因造成當下的專業(yè)歷史學者往往不愿、不屑、不善于寫通俗性作品?
郭志坤: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通俗讀物難寫,二是寫出來的著作又不被看好。《秦漢史》作者馬孟龍先生在體會文章這樣寫道:“一是要接受這樣的任務,我必須去‘補課’,重新閱讀秦漢史其他領域的新進展,這樣頗費精力。二是耗費精力去寫一部通俗性的歷史讀物,對我的業(yè)績考評毫無用處。究竟值不值?后來又想,各種歪曲的史實沖擊著普通民眾,似乎秦漢史是一個混亂不堪的時代。向大家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知識,我想,這也是一個歷史研究者應當具有的社會責任。如果我們不發(fā)聲,誰還能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呢?”這是有責任感學者的心聲。
2
“戲說”挑戰(zhàn)價值和倫理底線
羊城晚報:當下歷史類圖書、影視劇受追捧,一般公眾似乎更主動選擇“戲說”的文化產(chǎn)品。您怎么看呢?
郭志坤:《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的特點之一就在于據(jù)實說來,不編造,不摻假,尊重歷史事實,維護歷史尊嚴。撰寫歷史人物傳記是以真實為基礎,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是怎樣就怎樣,秉筆直書,不應有所避忌。陳寅恪講過:“在歷史中求史識。”這是重要的原則。我也不知何時起在銀幕與熒屏上“戲說”之風興盛起來,什么戲說皇帝劇,什么戲說皇后劇,什么戲說太監(jiān)劇,什么戲說太子劇……完全不顧歷史的真實,天馬行空,隨手挑來一個帝王或是一段歷史,添油加醬,攪拌一番。你若把它當歷史,他會用“戲說”來敷衍搪塞你;你若把它當假話來看,他卻又撐出一個朝代來嚇唬你??戳诉@些非歷史化的戲說“歷史劇”,往往會誤以為歷史上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因而“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甚至把本來是錯誤的東西,竟當成了真實的歷史接受下來。歷史可以細講,可不能“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