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硯材多種多樣,其中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最為突出,號稱“四大名硯”。端硯是中國文人墨客歷來鐘愛的文房四寶之一,自唐代武德年間(618-626)開始開采制作,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而長盛不衰。在端溪硯石中,下巖硯石材質最優(yōu)。據地質勘探及礦物學測定,端溪硯石是一種沉積礦床,主要產于泥質頁巖中,略呈層狀,一般厚度在0.2-0.6米。硯石的礦物主要是水云母類及其它粘土礦物,所以硯石不易氧化,化學性能穩(wěn)定,能長期保持不變。同時硯石的礦物顆粒很細小,分布又很均勻,致使硯石質地堅實而帶柔性,細膩溫潤,獲得“質剛而柔”,“細潤如玉”的美名,也由于硯石的這種質地,敲之能發(fā)出“篤篤”的木聲,所謂“叩之無聲”,“磨墨亦無聲”,成為鑒別硯石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因為硯石主要是泥質結構,礦物呈隱晶質微粒,絕大部分粒徑小于0.01毫米,顆粒之間孔隙小,結合緊密,形成硯石的吸水性和透水性都很微弱,產生“貯水不耗”、“呵之即澤”的良好性能。
硯之精美與否,除了材質以外,還有賴于雕琢工藝的精湛。從制硯的角度來說,在一般情況下,常常由于硯石有某種缺陷,而施以華麗繁美的雕飾,取得掩瑕為瑜的效果。這種“紅妝素裹”的手法,突出了硯石之美,大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妙趣。
筆者所藏的這一清代荷葉隨形端硯,是15年前一位藏友急需用錢轉讓于我的。我將硯臺拿回后,隔三差五地就想用手撫摸它,硯石潤的程度就像嬰兒的屁股蛋,實在是太舒服了,太養(yǎng)眼了。該硯臺凈長14厘米,寬11厘米,厚1.5厘米。雕刻大師在隨形的硯石上,隨意刻上了幾個曲圈的荷葉,一枝蓮蓬伸向硯池,一粒飽滿的蓮籽橫臥于硯池之中,硯雕琢的手法洗練簡潔,別具一格,給人以樸實無華的感受。背部借料凹凸不平,硯池中使用痕跡明顯,包漿自然。遺憾的是,硯臺的上部有一點小殘,不知是當年文人進京趕考不慎跌落受損,還是后人收藏中失手摔傷,真實答案不得而知。但從傷殘痕跡看是雕成后傷,而不是雕刻前傷,這也是古玩時間久遠的印記。殘缺的美使人更加珍惜它,倍加小心的呵護它,不至于再給后人留下更多的缺憾。(文/圖 集雅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