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絕對命令,良知也是絕對命令。當(dāng)這兩個絕對碰撞在一起,你就必須回答,哪個絕對更加絕對。”深刻描述當(dāng)下高校知識分子困境的《活著之上》,是首屆路遙文學(xué)獎唯一獲獎作品。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15年前以《滄浪之水》為讀者所熟悉的著名作家閻真。
記者:您的《活著之上》一面世,就被認(rèn)為比15年前的《滄浪之水》更為震撼。是什么原因讓您將視角對準(zhǔn)高校題材?
閻真:我在高校教書將近30年了,很想寫一部關(guān)于高校的小說。目前有很多關(guān)于當(dāng)代高校的小說,很多寫得很負面,很黑暗。就我對生活的體驗而言,高校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在我身邊還有很多在復(fù)雜生活中能夠保持淡定和從容的高校老師。這本書在動筆之前,我醞釀了3年,記了1100多條筆記,然后寫作了兩年,改了一年,才有今天的《活著之上》。
記者:您的四本小說寫的都是知識分子的“困境”與艱難選擇。相比《滄浪之水》的池大為,《活著之上》的聶志遠有什么不同?
閻真:《滄浪之水》的“我”屈從,《活著之上》的“我”反抗,這是兩本書最大的不同。聶志遠并不是又一個池大為。聶志遠與池大為最大的區(qū)別是,面對生活的艱難,池大為放棄了某些原則,活得更好;雖然艱難困苦,但聶志遠選擇了堅守那些“老套”的價值觀。我們必須扼守內(nèi)心獨立人格,精神上有堅守。在自我的活著之上,有先行者用自己的人生昭示的價值和意義。否定了這種意義,一個人就成為了棄兒,再也找不到心靈的家園。
記者:通過這本小說,您想表達一些什么?希望讀者看完以后有什么樣的感受和收獲?
閻真:我想盡可能真實地寫出大學(xué)校園的生活,我想解釋一句,其實大學(xué)校園在我看來沒有社會上傳的那么多學(xué)術(shù)腐敗,沒有那么墮落。我就是想非常真實地表現(xiàn)高校的生活狀態(tài)。我對于生活的表達是零距離,小說里幾乎每個細節(jié)都是生活中發(fā)生過的。
有人說“聶致遠”是一種虛幻的價值,完全想象出的價值,至少我們的古人,我們的文化英雄古人,證明了這種價值真實存在。我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喜歡我這本書,至少能夠看一遍,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如果還能評一下或者想一下,不管他從哪個角度去想,我都非常感謝?! ?首席記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