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私人經驗·歷史記憶與公共空間——‘70后’以下青年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觀察”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李敬澤出席會議,近30位專家學者與會。
李敬澤談到,近年來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出越來越多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作品。我們應該思考,沿用傳統(tǒng)的批評話語和研究框架來解讀和闡釋他們的創(chuàng)作,是否依舊有效。他期待年輕一代的批評家能立足于青年作家們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創(chuàng)作經驗,從特定的概念、角度去闡釋這代人的寫作。
與會者圍繞“70后”、“80后”的代際命名展開討論。陸建德認為,簡單地以代際來命名一個寫作群體和現(xiàn)象是可疑的,在文學語境里不宜把生于某個時代看得太重要。陳曉明談到,代際命名事實上反映出了時代的焦慮,對于如何理解當下的文學、新的文學現(xiàn)象的焦慮,對于新的批評話語建構的焦慮。孟繁華談到,今天同一時代的寫作者已經呈現(xiàn)出了千差萬別的面目。年輕一代的寫作者當下最需要警惕的是創(chuàng)作同質化問題。
關于代際命名的爭論,楊慶祥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代人里還沒有出現(xiàn)識別度高、足夠成熟出色的個體,所以只能“打包”談論。叢治辰認為,應看到“80后”創(chuàng)作從生產機制、文學觀念與技術手法等方面與前輩作家的差異。金赫楠談到,對于“80后”的研究和討論終究要落到這樣一個問題上,即這一代人的寫作為中國當代文學提供了什么新東西。
談到私人與公共和歷史的關系,饒翔認為,青年作家應從個人的日常經驗出發(fā),重新走入公共空間,做一個本雅明所說的“都市漫游者”,在漫游中獲取深刻的都市經驗。李振談到,對于年輕作家而言,如何讓私人經驗與公共空間建立聯(lián)系,讓它在文本中切實產生作用、轉化為故事,是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徐剛坦言,一些作家小說內在的陰郁、頹廢和虛無仍然令人心驚,保持“對時代黑暗的凝視”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還要“在黑暗中感知我們又無限遠去的光”。
針對具體的作家作品,王晴飛談論的是“70后”作家史杰鵬,他認為史杰鵬的歷史小說一是具有準確的歷史感,二是沒有對權力與詭謀的迷戀。陳思談到2014年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三種現(xiàn)象:日常生活的批判、寫作主體的焦慮和與學院理論話語呼應。夏烈認為,今天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主流多為“70后”、“80后”,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首先介入公共空間,反映公眾經驗的辦法,如何在媒介革命進程中再次凝聚個人才能與傳統(tǒng)的關系頗為重要。 (欣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