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白先勇,臺灣旅美作家、昆曲制作推廣人。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總策劃、總制作人。
對話背景
站在剛剛落成的蘇州中國昆劇院的舞臺上,77歲的“昆曲義工”白先勇感慨很多:“10年已過,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各地唱響,兩位主演的演技日益精湛,作為全國唯一的昆曲當代完備體驗空間,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新院也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這是一個收獲的10年。”
作為登上這所劇院昆曲講堂的第一人,白先勇率先和眾多昆曲愛好者分享了他的昆曲10年之旅,現(xiàn)場回顧了他和《牡丹亭》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白先勇用“美不勝收”詮釋昆曲《牡丹亭》,他希望年輕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去真正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
中國青年報:從1980年代起,你就為推廣昆劇做起了“義工”,在海內(nèi)外推崇“昆曲之美”。昆曲最讓你癡迷的地方是什么?
白先勇:昆曲結(jié)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是一種綜合的精致的優(yōu)雅藝術,難度很高。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宣布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代表作,在19個項目里,昆曲被排為第一項,它已經(jīng)是全人類的文化成就了。一種表演藝術超越文化和語言的總則,變成全人類的,非常不容易。對我來講,昆曲的意義,跟青銅器、秦俑、宋瓷的意義一樣。所以每次演出不是演戲,而是一種文化的展示。
中國青年報:于是10年前青春版《牡丹亭》就成了你推廣昆曲的一個著力點?
白先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活態(tài)傳承,不能只在博物館里展示。昆曲本來就是立體生動的藝術,如果不努力進行活態(tài)傳承,那就太可惜了。把昆曲這個歷史悠久的劇種傳承下去,一定要賦予它新的生命力,讓它在21世紀的舞臺上重現(xiàn)古典美的光芒。制作昆曲《牡丹亭》,主要是想借一兩部經(jīng)典大戲來訓練一批青年演員。昆曲最大的危機就是演員的斷層,這中間當然有“文革”的關系,老一代演員都上年紀要退休了,而昆曲最講究的就是口傳心授,一旦斷層就接不上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將年輕人推上一線。
中國青年報:我們知道你對昆劇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把傳統(tǒng)跟現(xiàn)代結(jié)合方面遇到了哪些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