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們不干了,廷臣抗議者先是十數(shù)人,后達百數(shù)人,跪在午門外,他們問“威武大將軍”到底是何人,若無此人,就是偽造圣旨,應當處死。正德帝還真有股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年又以“威武大將軍”的名義出巡各省,甚感風光威武。最后群臣集體抗議,正德帝覺得他們也太多事,便勸他們回去,但仍有百余名大臣跪著不走。正德帝發(fā)怒,不走就打走,于是,每人賞棍三十,有十一人被打死。
當然,正德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他寵信太監(jiān)劉瑾,結(jié)果特務橫行,良臣遭戮,朝政和國事都烏煙瘴氣。但我們不是在評論正德帝的得失,我們要看的是不自由的生活對人的不良影響。
據(jù)說,在周以前,帝王的壽命有超過一百歲的。因為年代久遠,到底堯、舜、禹等人究竟活了多大年齡已無從知道了。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在他的《諫迎佛骨表》中說:“古時,黃帝居王位一百年,享年一百一十歲;少昊居王位八十年,享年一百歲;顓頊居王位七十九年,享年九十八歲;帝嚳居王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歲;帝堯居王位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一十八歲;帝舜和大禹都活了一百歲。那時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安定快樂,壽命很長,然而那時的中國卻沒有佛。此后,商湯也活了一百歲,湯的孫子太戊在王位七十五年,武丁在王位五十九年,古代典籍都沒有說他們壽數(shù)的極點,推求他們的年歲,大概也都不少于一百歲。周文王活了九十七歲,周武王活了九十三歲,周穆王在位一百年。”但這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再看皇帝的壽命。
從漢朝至五代十國以來,一共有近一百四十位君主,他們或因短命而夭折,或者僅活至中年。只有西漢武帝劉徹、三國時東吳主孫權(quán)以及唐高宗李淵活到了七十一歲,唐玄宗到七十八歲才去世,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活到八十三歲(一說八十六歲)。其余的,光武帝劉秀壽至六十三歲,蜀漢先主劉備壽至六十三歲;漢文帝劉桓、景帝劉啟,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大多都沒有活到五十六歲。東漢殤帝劉隆僅兩歲,沖帝劉炳僅三歲,少帝劉辨僅十五歲便死了。
西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居帝位五十多年,文治武功,國家空前強大。但他到了晚年多病又多疑,認為是臣下不忠而詛咒自己早亡。借“巫蠱事件”,漢武帝大殺臣僚,上至宰相,下到一般官吏百姓,受牽連而致死的達數(shù)萬人,皇太子劉據(jù)也被卷入這件事而自殺身亡,其他公主、皇孫多人也死于非命。為此漢武帝痛心疾首,作為帝王,他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當群臣為他的七十大壽舉杯祝賀時,他再無心飲酒,并當即決定把皇位傳給八歲的兒子劉弗陵。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統(tǒng)治初期,他繼承唐太宗、武則天以來盛世氣勢,勵精圖治,使唐朝國力蒸蒸日上。但到他晚年卻發(fā)生了“安史之亂”,長安被安祿山攻破后,李隆基倉皇逃往四川,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下令處死自己心愛的貴妃楊玉環(huán)。他的兒子唐肅宗繼位后,排擠玄宗,使玄宗郁郁而死。
東吳創(chuàng)業(yè)之主孫權(quán)繼承父兄之業(yè),勇敢果斷,占據(jù)江東,與魏、蜀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到他晚年,兒子間爭做太子的斗爭十分激烈。他最心愛也是十分有才德的長子孫登早死,孫和被立為太子。但孫權(quán)又十分寵愛孫和的弟弟魯王孫霸,這樣孫和與孫霸之間為爭奪繼承權(quán)而鉤心斗角,大臣也分作兩派,一時間鬧得烏煙瘴氣。結(jié)果孫和被廢為庶,孫霸被殺,孫權(quán)只好另立少子孫亮為太子。
唐高祖李淵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同心協(xié)力,在隋末大亂中異軍突起,建立了唐政權(quán)。若論功勞,次子李世民功績最大,這樣太子建成、三子元吉為一派,秦王李世民為一派,又發(fā)生爭奪皇位的斗爭,沖突在玄武門事變中達到了頂點,建成和元吉被李世民殺死,他們的十個孩子也被殺,唐高祖被迫讓位給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