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廢撣皇后的做法,不僅開創(chuàng)了大清帝國后宮女人的地位既可以升遷也可以下放的先例,還為自己日后廣泛選納后宮女人找到了新的理由,但最令后世子孫興奮的是順治帝的超前意識,即選擇后宮女人有法可依。順治帝為此特意制定了一個制度——選秀女。
選秀女制度,是清朝為皇帝及其子孫挑選妻妾的辦法?!稓J定大清會典》記載:“選秀女,順治年間定。”選秀女制度之所以出臺,就是因為順治帝屢次強調選后妃是頭等大事情,必須由他親自選擇確定。于是,清宮后妃和宗室子孫妻妾的主要來源,均是通過“選秀女”的方式。
順治朝規(guī)定:凡滿、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家中年滿14歲至16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3年一度的備選秀女,17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據(jù)說清代八旗之家也因此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在女兒出嫁之前,從來不對長輩或其他親屬行跪拜大禮。因為這些女子都要經(jīng)過選秀女的程序,日后有可能成為皇帝的妃嬪甚至“母儀天下”的皇后,如果真當選的話,這些女子的親族長輩反倒要給她們行朝廷大禮。
順治十年(1653)十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運作,順治帝最終用諭旨的形式,向天下頒布自己挑選后妃的意愿和原則:
選立皇后,作范中宮,敬稽典禮,應于內滿洲官員之女,在外蒙古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選擇。
這次以選皇后為由進行的挑選,部分地改變了滿族統(tǒng)治者的婚姻方式。清入關前,滿族統(tǒng)治者主要通過與相鄰民族或部落通婚,特別是與蒙古通婚的方式,以達到鞏固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目的。這次,順治帝將滿洲官員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女子納入選擇后妃的行列,無疑是擴大了聯(lián)姻的范圍??梢哉f,順治帝的這種后妃選擇的辦法,對后世清皇室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清皇室血統(tǒng)的成分,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選秀女制度頒布后,順治十一年(1654)六月,順治帝終于迎來了他親自選定的博爾濟吉特氏,并在一個月之后正式冊立為皇后,即后來的孝惠章皇后,蒙古族,14歲,科爾沁蒙古鎮(zhèn)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富有戲劇性的是,順治帝的這位新皇后,是廢后的侄女,皇太后的侄孫女,相當于是順治帝的表侄女。趕走了自己的表妹,又換來一個原表妹的侄女,看樣子,順治帝還真與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家族有緣分,并且這種緣分還很深。其實,滿蒙聯(lián)姻還是當時鞏固滿蒙聯(lián)盟的重要政治手段之一。
按理說,順治帝應該滿足和高興了,因為自己不僅制定了選定后妃的宮廷制度,還親自選定了新的皇后。新皇后不但年輕漂亮,還知書達理,而且新皇后還是自己的親戚。然而事實上,新婚后的順治帝生活并不快樂,因為新皇后性情鈍笨,不善言語,更不會打情罵俏,不懂得怎么安撫一個心靈上受過傷的男人,與順治帝在一起,很是陌生的樣子。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雖然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著名詞賦,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出婚后依舊不如意的順治帝內心的苦悶:這皇宮中,居然沒有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女人,自己真的就不能找到懂得愛、愛自己和自己愛的女人嗎?(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