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波瀾壯闊的一生就這樣如墻櫓間灰飛湮滅了,一個不愿當(dāng)異族奴隸的熱血男兒挺身而出,為本民族的存亡做最后的掙扎,縱然是徒勞的,但是有過曾經(jīng)為之而奮斗過的悲壯史,袁公也會感到此生足以,即便是壯志未酬。壯哉!袁公!
正所謂“功到雄奇即罪名”。腐朽的大明王朝在徹底的擯棄了張居正的中興改革方案以后,便一下子從輝煌燦爛的世界頂峰跌落之萬丈深淵的谷底。張居正去世之后的36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十三副鎧甲”起兵攻明,大明王朝的這個輝煌大廈終于到了覆亡的一刻。后金的八旗鐵騎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次一次的沖擊著大明的邊防要塞,四年后,廣寧一役大破13萬明軍,攻陷40余城,給大明朝廷以巨大的心理震撼,一種恐懼之感縈繞于每一個官員和士兵的心理,低落的士氣也使一做一做的軍營充斥著一種頹廢的情緒。袁公就是在這個時候登上了雄壯的歷史舞臺,開始了自己短暫而有輝煌的一生。又過了四年,努爾哈赤率領(lǐng)精銳的13萬八旗鐵騎進(jìn)攻寧遠(yuǎn),袁公以1萬守軍應(yīng)敵,袁公的軍事才華得到了首次的檢驗,在昏天黑日的戰(zhàn)斗中,大明軍隊取得了對后金的首次重大勝利,軍隊的士氣空前的高漲,同時勝利的消息也使朝廷內(nèi)的驕傲情緒得到了提升。也就是此役,袁公也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崇禎繼位后,拜袁公為兵部尚書,督師薊遼,賜尚方劍。袁公以自己的赫赫戰(zhàn)功取得了封疆大吏的資格,但是這并非袁公所愿。大男兒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只能以報效國家、殺敵于疆場為己任。很快袁公就奔赴前線,練兵防敵,整飭薊遼軍務(wù),修城備戰(zhàn),嚴(yán)肅軍紀(jì),使的此處防線牢不可破。但是這只是與后金接壤的一個地方而已,其他地方的首軍則未必如袁軍一樣堅不可摧。很快地,皇太極便于喜烽口竄入長城,攻陷遵化。袁公急弛救援,從后路包抄八旗軍,切斷其退路,皇太極一路狂殺,順勢進(jìn)攻北京,袁公得此訊息,士不傳餐,馬不再秣,兩天兩夜急行軍300多公里,竟比后金軍早到北京兩天!但是崇禎卻不讓其部隊進(jìn)城,只能駐扎在廣渠門外。當(dāng)皇太極到達(dá)之后,得知后,竟疑袁軍從天而將,處次交鋒,便被逼退卻幾十公里。此戰(zhàn)袁軍也消耗深大,就地整修,但是卻使得朝廷上下對其百般猜忌,說其只首不戰(zhàn),喪失戰(zhàn)績,更有甚者說其與皇太極有謀,在朝廷的一片壓力聲中,在加上崇禎本人的優(yōu)柔寡斷的猜忌性格,袁崇煥終于被撤職入獄。
入獄后的袁崇煥因為功勞甚大,手握重兵自然得不到滿朝權(quán)貴的同情,”凌遲袁賊”的呼聲從平民百姓喊到朝廷百官,直至響徹云端。世人的混沌更加顯的袁公的悲壯,但是這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與同情。痛哉!袁公!
公元一六三零年八月十六日,46歲的袁崇煥在北京西市口被凌遲。京師百姓從劊子手手中搶奪袁公之肉剩啖之,百姓爭購其肉,剖其腸胃,喝其生血,“猶唾罵不已”。哀哉!袁公!
惜哉!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