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彈性離?!背闪私逃裏嵩~。南京幾所小學宣布:將對按時離校有困難的學生實行彈性離校,下午3點放學后到當晚6點這一時間段,家長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接孩子。
“彈性離?!闭咭煌瞥觯议L普遍叫好。尤其是雙職工家庭,以前不得不在下午3點后,請鐘點工接孩子,并在家照看幾小時。現(xiàn)在,放學后將孩子留在學校,由老師照顧,監(jiān)督寫作業(yè),或者做些游戲、體鍛活動,更讓人放心省心。一些人進而提出,這一人性化舉措可全面推廣,解決更多家長的后顧之憂。
政策初衷雖好,但是否要推而廣之,還需考慮幾個問題。一,老師精力如何兼顧?通常,放學后的幾個小時,不少老師會用來批改作業(yè)、備課,或者給個別學生“補缺”等。如果推廣彈性離校,意味著可能會擠占老師的時間,既會影響他們的休息,也可能影響教學質(zhì)量。二,學校責任是否被無限放大?教育是公益事業(yè),學校要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服務,但并不是“全托機構”。前幾年,上海不少小學推出“晚托班”服務,一些學校甚至撥出??钭鳛椤巴硗邪唷背杀狙a貼,但最后“晚托班”被集體叫停。拿不少校長的話來說,“學校攬下了教育外的責任,影響到校內(nèi)工作?!?/p>
另外,彈性離校還涉及學生活動安全等問題,兩三個小時的放學留校時間內(nèi),萬一發(fā)生人身傷害等事件,誰來承擔責任?如果缺乏良好的協(xié)商溝通機制,就容易在學校和家長間引發(fā)不必要的糾紛。由此可見,一項教育新舉措在鋪開之前,還應多想想后顧之憂,既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又兼顧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