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斐建國后擔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據(jù)郭汝瑰說,他本和劉斐關(guān)系很壞,只要劉有建議,他必反對,后黨組織派人帶話給他,叫他注意搞好和劉的關(guān)系,不要被敵利用,他才意識到劉也是在為共產(chǎn)黨工作。正是因為有劉斐等潛伏在國民黨核心部門,為中共提供了重要的情報,還有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中的韓煉成、何基灃、張克俠、廖運周等,都是帶兵的重要將領(lǐng),他們和解放軍里應(yīng)外合,一到關(guān)鍵時刻,或陣前起義,或誘國軍進入解放軍包圍圈,蔣怎能不?。?/p>
遷臺之后,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有什么反思么?
高華:民國將亡,人心渙散,大勢已去,蔣不是恨毛澤東,而是一恨美國,二恨桂李。蔣責美袖手旁觀,不救他。1949年1月3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此次革命剿匪之失敗并非失敗于共匪而是失敗于俄史(斯大林),亦非失敗于俄史而是失敗于美馬(馬歇爾),“美必后悔莫及而馬歇爾須負全責”。 蔣自欺欺人地認為,如果他不是被逼下野,中共就不會獲勝,所以他在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中大罵:“桂李投機取巧爭權(quán)奪利寡廉鮮恥忘恩負義。”
當然蔣介石也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過失所在:1949年2月1日,蔣介石在故鄉(xiāng)溪口寫道:“為政二十年對于社會改造與民眾福利著手太少,而黨政軍事教育人員,更未注意三民主義之實行,今后對于一切教育,皆應(yīng)以民生為基礎(chǔ)。亡羊補牢未始已晚也。”到該年年底,蔣介石在臺北草山的革命實踐研究院曾總結(jié)出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原因:“我們此次失敗,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打倒了自己。”因為“我們的軍隊”是“無主義、無紀律、無組織、無訓練、無靈魂、無根底的軍隊”,“我們的軍人”是“無信仰、無廉恥、無責任、無知識、無生命、無氣節(jié)的軍人”。
1949年的最后一天,蔣在日記中自省:“一年悲劇與慘狀實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顧。”而最令蔣感到苦痛且悔之已晚者,乃是“軍隊為作戰(zhàn)而消滅者十之二,為投機而降服者十之二,為避戰(zhàn)圖逃而滅亡者十之五,其他運來臺灣及各島整訓存留者不過十之一而已”。
作為領(lǐng)袖,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還是應(yīng)負主要責任吧?
高華:蔣介石是黨國的重心,以一人領(lǐng)黨、政、軍,他對國民黨的軍事失敗當然要負最大的責任。蔣是過渡年代人物,他的主要活動年代在二十世紀,這使他的言與行都有了若干現(xiàn)代色彩,然而他卻保留了大量宋明儒修身齊家的傳統(tǒng)思想。到了二戰(zhàn)后,他仍堅持把西洋“科學方法”與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結(jié)合起來,甚至 “對牛彈琴”般要求他的那些世俗化的文武官員“必須皆有哲學與修養(yǎng)基礎(chǔ),能以圣賢自期,而以英雄之魄力以實現(xiàn)圣賢之宗旨”。他教育他的部下,他說軍事教育應(yīng)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為中心, 這句話,他從黃埔軍校,一直講到重慶,再講到大失敗之后的臺北。1949年8月15日,國民黨政權(quán)已陷入滅頂之災(zāi),蔣介石還在日記中寫道:“自強自立之道,莫急于興學、養(yǎng)廉,而興學之要,在于窮理致知,實踐篤行;養(yǎng)廉首務(wù),在節(jié)約勤儉,敦厚樸素;戒浪費,祛消耗;明禮義,重廉恥。”如此這般,只能稱得上是迂闊了。由是觀之,在尚力又尚智謀的現(xiàn)實世界,蔣之落伍甚矣。蔣的軍事學“六藝”本無錯誤,但怎么可抵抗或消解解放軍的“翻身打老蔣”、“訴苦”?
從日記中看,蔣介石在1949年雪崩般的大失敗的環(huán)境下,已盡了他個人的最大的努力。他自我打氣,奔波各地,督促部下,部署那些毫無希望的救黨救國的行動,也就是他所說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對我更是如此”。然而,國民黨是一個世俗化的黨,國民黨政權(quán)也是一個世俗化的政權(quán),它的軍隊更是世俗化的,在當時的條件下,蔣是很難戰(zhàn)勝超凡脫俗的、帶有強烈理想主義色彩的中共和解放軍的,國軍失敗乃是不可避免的。蔣所有的努力和辛苦皆為徒勞,大陸江山易手,他不得不退避臺島。中國的歷史由槍桿子翻開了新的一頁。(張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