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出示和旅行社簽訂的合同
這批游客回到重慶
昨天上午,網(wǎng)友“劉哇噻小朋友”發(fā)布在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視頻火了:本月23日,一個由16名重慶游客組成的旅行團在云南香格里拉旅游時,由于一位游客沒有購物,被導游冷嘲熱諷,繼而發(fā)生口角,當事游客還被司機掀了帽子。
“劉哇噻小朋友”姓王,20多歲,昨天上午,她們3人返回重慶,接受了重慶晚報記者獨家采訪。說起這幾天在云南的旅行,她直言:“這哪里是旅游,感覺就像坐牢!很不開心!”
重慶晚報記者汪一陽楊帆攝影報道
“在我講解的時候請不要拍照”
王女士介紹,3人參加的是重慶某旅行社的團,團費1750元/人,行程5天。全團一共16人,由4個家庭組成,是在昆明拼的團,23日上午坐上地接導游左女士(視頻中導游)的車。
“不知道她來自云南哪個旅行社,只說她姓左。”王女士稱,左導游說不作自我介紹是地方風俗。更讓她吃驚的是左導游的開場白:“這次帶你們出來游玩,我們沒有收任何服務費,所以我不欠大家什么,最好不要過多來麻煩我。”
王女士說,行車途中,游客們拿出手機拍攝窗外美景,不料左導游說:“在我講解的時候請不要拍照,這是對我基本的尊重!”
“我們這里上廁所收1塊錢是風俗”
24日的行程是香格里拉,王女士發(fā)現(xiàn),不管到哪里上廁所都要交1元錢,連在吃飯的飯店也一樣。“不知哪位游客抱怨了一句,左導游聽到了很不高興。”王女士說,左導游當著所有游客的面說:“人人都上你們家?guī)愀吲d嗎?我們這里上廁所收1塊錢是風俗……”
香格里拉的第一站是尼史村。村子里有一所希望小學,左導游建議全團游客買當?shù)厝说你y飾,用于捐贈希望小學。3號家庭買了兩個銀鐲子,花了1600元左右。1號家庭的劉先生(視頻中被掀帽子者)沒有買任何東西。
游完村子集合時,左導游看劉先生還沒返回,大聲呼喊:“那位有錢的大哥呢?還有他的老婆,有人看見這兩個有錢人在哪里嗎?”這樣帶有譏諷意味的話,為后來的沖突埋下了伏筆。
“你今天為什么不買東西”
從香格里拉出來前往虎跳峽的車上,左導游拿出花名冊,一邊點名一邊登記該游客剛才消費了多少,還報出了游客的家庭住址,讓很多人強烈不滿。
左導游念到劉先生的名字時問:“你今天為什么不買東西?”
“因為我不需要這件東西!”劉先生說。
“那你明天需不需要呢?”導游問。
“明天需不需要,要明天看了才知道,買不買是我的權(quán)利。”劉先生說。
“那你完全就是騙人??!”左導游對劉先生說。
引發(fā)雙方?jīng)_突的導火索,是當時劉先生嘟囔了一句。左導游大發(fā)雷霆,認為劉先生辱罵了她的母親。王女士說:“劉叔叔當時說的是‘我不買,好嗎’,我們?nèi)嚾硕伎梢詾樗髯C。”司機上前掀掉劉先生帽子后,王女士和同行游客挺身而出,和導游、司機理論。
隨后,司機和導游雙雙下車,兩方漸漸冷靜下來。在王女士的妹妹拍的另外一個視頻里,司機看到有人在用手機錄像,爆了一句粗口。
“地接導游工資低,請大家諒解”
從虎跳峽返回來的路上,左導游向大家道歉:“剛才我情緒不好,給大家道個歉,地接導游工資確實低,家里還有老人供養(yǎng),生活、工作壓力都很大,請大家諒解。”她又對劉先生說:“這位先生年紀較大,我應該就當被父輩教訓了一番,不該吵架,對不起!”
“大家都感覺左導游的道歉根本不誠懇。”王女士說,后來左導游找到他們簽署諒解書,但無人在上面簽字。
截至昨晚發(fā)稿,這段視頻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觀看數(shù)超過15000次。
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撥打王女士提供的左導游電話,剛接通馬上被她掛斷,發(fā)出的短信也沒有任何回應。記者多次撥打網(wǎng)上公布的香格里拉縣旅游局電話,均無人接聽。
今天,王女士一行將前往旅行社討說話,并去重慶旅游局投訴,事件詳細進展本報將持續(xù)關(guān)注。
云南導游將全國游客分等級
市內(nèi)某旅行社負責人唐先生介紹,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是偶然中的必然,因為云南地接旅行社將全國游客按消費能力分為5個等級,位列第1等級的有北上廣以及一些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重慶在第4等級。“導游面對消費能力高的團態(tài)度好一些。”唐先生說,游客消費能力不高,導游自然不舒服,如果這個導游素質(zhì)較低,就可能與游客發(fā)生糾紛。
唐先生說,云南旅游還有其他潛規(guī)則。比如,8人以上同行不能同車,這是因為如有1人不買東西,很可能其他人都不買,如果確實需要同車旅行,每人要多繳納200-500元用于消費補償。“與這個規(guī)則相似的還有:一個團里男性不能過半,因為女性消費能力相對較強。”唐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