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哥窯瓷器在明代具有較大的影響,故有人將“哥窯”與龍泉扯上了關(guān)系。明人陸深,為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嘉靖十六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他在《春雨堂隨筆》中寫道:“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從這條記載看,章氏兄弟燒瓷的作坊合稱“琉田窯”,章生二所燒青瓷的價值高于章生一所燒的瓷器,屬“官窯之類”;“哥窯”的定名,不是因章生一為哥哥的緣故,而是由于他燒的器物顏色淡。嘉靖四十年(1561年)編成的《浙江通志》云:“龍泉……縣南七十里曰琉華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yè)。相傳舊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浙江通志》的記述,簡約而又含糊,既“未詳”章氏兄弟為“何時人”,又不提起“哥窯”與“生二窯”產(chǎn)品的特征,還把“兄”與“哥窯”聯(lián)系了起來。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郎锳在《七修類稿續(xù)稿》中對“哥窯”作了這樣的敘述:“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油水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文,號曰百圾破。龍泉窯至今溫、處人稱為章窯。”《七修類稿續(xù)稿》的文字雖比《春雨堂隨筆》和《浙江通志》詳細得多,但在內(nèi)容上卻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宋時”寫成了“南宋時”;“主琉田窯”變成了“各主一窯”;“生二窯”改成了“龍泉窯”;章生一掌燒的窯之所以稱作“哥窯”,不是由于所燒青瓷的釉色淡,而是因他為兄之故。此后各書凡談及龍泉“哥窯”的,或繁或簡,均為鸚鵡學舌,并無什么新意。以上三部在嘉靖四十五年前短短的數(shù)十年間編撰成的書籍對“哥窯”描述的這種差異,足以反映出這些明代文人的筆錄沒有紀實性,字里行間倒顯露出臆想和杜撰的成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成書的《格古要論》的“古龍泉窯”條中,只字未提“哥窯”;《新增格古要論》的“古龍泉窯”條中,文字有所增加,說法也具差別,然仍不見“哥窯”的一鱗半爪;在弘治七年(1494年)完稿的《菽園雜記》所轉(zhuǎn)載的《龍泉縣志》關(guān)于龍泉窯的詳細記載中,也絲毫不見章氏兄弟的身影??脊刨Y料表明,龍泉大窯既無專燒開片瓷器的窯場,亦不曾出產(chǎn)施米黃和月白釉、釉面具“金絲鐵線”紋的瓷器。事實表明,龍泉境內(nèi)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哥窯”。
那么,龍泉“哥窯”是誰編造的呢?據(jù)刊于明崇禎十年(1637年)的《天工開物》記載,龍泉“哥窯”之名當為“古董行”附會而成。明代中晚期人們?yōu)楹我鲞@種移花接木的事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至明代中晚期,杭州哥哥洞窯那種“絕類古官窯”的青瓷已停燒150多年,而曾燒制過黑胎開片青瓷的龍泉窯尚在生產(chǎn)乳濁釉青瓷,這便引導人們朝浙南山區(qū)追本溯源,“哥窯”在龍泉琉華山下之琉田的傳說因此而流行起來,再經(jīng)文人墨客的演義和修飾,于是,龍泉“哥窯”便“三人成虎”、弄假成真了。近年來,有人認為龍泉溪口和小梅南宋時燒制黑胎開片瓷器的窯場為“哥窯”,也有人把龍泉大窯等地多處遺存開片殘瓷的窯址皆稱作“哥窯”。這些觀點的紕繆在于:第一,傳說的龍泉“哥窯”位于大窯,而不是大窯以外的地方。第二,“章生一”所掌燒的“哥窯”僅為“一窯”,而不是多座窯。第三,《春雨堂隨筆》說“哥窯”瓷器“色淡”,但黑胎瓷(尤其是釉層透明者)的顏色大多較深或很深。第四,開片是燒窯?;鸷蟮慕禍仉A段因器物的胎和釉收縮率不一致所造成的,有的則是在瓷器出窯后的漫長歲月里因胎內(nèi)儲存的應(yīng)力受環(huán)境影響而釋放所緩慢形成的。明代以前,開片多為工藝缺陷而不是刻意追求的裝飾效果,在龍泉的所有古窯址中,沒有一處窯址的產(chǎn)品是全部開片或全部不開片的。顯而易見,迷戀龍泉“哥窯”的人,因受思維定勢的束縛而難以超脫,否則,是絕不會在這一沒有真憑實據(jù)的虛幻的傳說上作此類無謂的、無法自圓其說的“考證”和揣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