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蔣介又寫了一封手諭給石覺說:“想起各運艦(凡已到舟山群島附近者)燈火必須一律管制與熄滅燈光,千萬注意實施為要。”
5月12日,蔣介石著手布置“撤退”來臺灣后軍隊駐地的安排。5月13日,蔣介石又給“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浙江省主席兼舟山群島司令”石覺寫手諭,指示定海國軍撤退要領(lǐng)。同時,他將撤退的宣傳要旨編寫為:“必須集中全力,確保臺灣,鞏固此唯一反攻之基地,故必須放棄海南與定海各島,方能加強臺防,以免備多力分,重蹈過去之覆轍。”
5月14日,蔣介石又寫手諭給王叔銘、郭寄嶠,指示撤退要旨及密語表。這時,他接到郭寄嶠報告說,舟山海面連日濃霧,天候不佳,接運部隊的船艦無法預(yù)定位置,撤退行動尚未展開。蔣介石心中慌亂,在日記中寫道:“乃知昨今二日定海濃霧,運艦不能行動,而且接運各艦多未到達,以事前禁止各艦通電,故其多在何處,亦不得而知。得悉此息,無任憂慮,此乃天時變化,不及預(yù)料之事,奈何。”
5月15日,蔣介石因為“昨日定海濃霧運輸艦艇不能進出港口,大部分船艦且未到達”深感憂慮,據(jù)說一夜沒合眼。天一亮,他趕緊命令桂永清與柯克火速乘飛機飛往定海督導(dǎo)運輸,以免貽誤。到了晚上,蔣介石又召集周至柔、沈昌煥、陶希圣、張其昀、侯騰、蔣經(jīng)國、黃少谷、吳國禎、王世杰等研討定海撤退的“宣傳計劃”。
5月16日晚間,蔣介石按照此前制定的“宣傳計劃”,在臺灣廣播電臺宣布“撤離舟山”并解釋“原因”,還提出了“一年準(zhǔn)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5月18日,蔣介石又讓宋美齡前往基隆慰問由定海“撤退”來臺之官兵,“至夜始回”。
其實,早在5月15日,我三野司令員陳毅電示第七、九兵團:“舟山守敵在我軍的威迫之下有逃竄的可能,必須立即摸清虛實,采取行動。”當(dāng)晚,偵察兵連夜過海偵察,證實了陳毅的判斷。三野于16日立即發(fā)出全線攻擊的命令,解放軍兵分三路進入舟山。據(jù)記載,部隊進入定??h城及沈家門鎮(zhèn)時,正值5月17日凌晨。除了一些在道頭一帶歡迎的人群外,大部分的居民還在睡覺。部隊不叫門、不進民房,在外面廊檐下休息。由于渡海作戰(zhàn)的供應(yīng)困難,各部隊進島時,都吃著自帶的干糧。解放軍良好的紀(jì)律和艱苦樸素的作風(fēng),與當(dāng)時的國軍形成巨大反差,使民眾極為感動。同年7月,解放軍淞滬警備區(qū)九十八師派出部分兵力,分頭攻占大小洋山、泗礁、嵊山、枸杞等島,島上的殘余海匪,或繳械投誠,或全部被殲。至此,舟山群島全部解放。整個戰(zhàn)役共殲國民黨軍8900余人,繳獲各種炮83門,槍支3209支(挺),電臺16部,汽車22輛,擊沉、擊傷敵艦各1艘。(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