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點,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推出“復旦校訓”節(jié)目。此乃央視推出的“校訓是什么”系列報道之一。我錯過首播時間,隨后在央視網(wǎng)補看的這段新聞視頻,覺得拍得不錯,即便用我們傳媒人挑剔的眼光審視,其主題、內(nèi)容、結構、細節(jié)乃至畫面效果,皆堪稱精致。當天晚上,我看“新聞聯(lián)播”,“偶遇”“復旦校訓”,有驚艷之感。與時長10分鐘“朝聞天下”版相比,“新聞聯(lián)播”里的“復旦校訓”瘦身了一半,但其結構仍然完整,凝縮了“朝聞天下”版的精華。
復旦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915年時任復旦校長李登輝從《論語》中尋得這一金句,從此與復旦結緣,綿延百年,成了復旦精神的經(jīng)典概括。據(jù)說,復旦校訓也可以倒著讀的,可作這樣念:思近而問切,志篤而學博。照樣順口,經(jīng)典古雅,原旨不改。由此可見先賢的智慧、漢語的魅力何等了得,同時也得嘆服李登輝校長的眼光和襟懷。
大學校訓是激勵、引領一個大學的精神坐標,是凝聚一個知識共同體集體意志的文化旗幟。它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有形者交感于耳目;無形者神交于內(nèi)心。復旦校訓,并沒有寫滿復旦的每一面墻。它含蓄內(nèi)斂,不事張揚,鐫刻在一尊低矮的大理石上,靜臥在復旦校園綠蔭深處。進入復旦校園,你稍不留神,即會忽略它的存在。但它早已超越了物化的形式,它沉潛于大學文化中,滲透在大學的日常細節(jié)中,充盈于大學的空氣中。
央視推出大學校訓系列節(jié)目,是一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大學是國家發(fā)展的智力引擎。如今,很多大學辦得熱熱鬧鬧,但是千校一面的繁榮,同質(zhì)化問題越來越突出。許多大學為了學術和教育GDP,扎堆陷入功利主義的囚徒困境,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大學個性在大干快上中大多泯滅,大學文化日益粗鄙化。將國家發(fā)展與文化復興的命運托付給這樣的大學,可能是沒有指望的。這次央視推出校訓系列報道,我們不能以庸俗之心,將其簡單理解為招生廣告和品牌推廣,其實,是有深意在其中的。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走得太遠、太快,進而忘記為什么而出發(fā)。今天,讓我們重新關注大學校訓,可以提醒我們的大學不要走得過于匆促,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甚至迷失前行的方向。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面對大學校訓,回望走過的足跡,反思大學的文化使命,找準辦學的方位感。誠如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所言,大學要有長遠眼光,常懷天下之憂,為二十年后的中國準備好人才。
校訓之外,復旦校歌也堪稱經(jīng)典,其思想、辭章、韻律,堪稱完美:“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 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wǎng)無羈絆;無羈絆,前程遠。 向前! 向前! 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泵慨敻杪曧懫?,我心澎湃如昨。(張濤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