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孩子,為什么“留守”的生活會讓他們變成“問題少年”?對于學校、家長以及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而言,如何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避免來自社會的不良影響,顯然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件時常見諸報端。當人們的目光集中于案情本身時,這些孩子的一個特征卻被忽略,那就是“留守”。冷漠、叛逆、拜“大哥”、混江湖、搶劫、亂交朋友,似乎已經成了貼在留守兒童身上的標簽。(本報今日A05、A06版)
同樣都是孩子,為什么“留守”的生活會讓他們變成“問題少年”,或許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孩子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于學校、家長以及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而言,如何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加強學生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來自社會的不良影響,顯然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留守兒童的成長環(huán)境中,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關愛。無人引導的青春期,以及因父母不在身邊而產生的安全感缺乏,讓這些孩子很容易迷失自己。而這種苗頭如果無法得到來自父母的糾正,學校教育又難以提供家庭那樣的細微關愛,僅靠自我矯正的留守兒童,難免在歧途中越陷越深。在這些留守兒童身上,很容易發(fā)現所謂的江湖氣,與人交往中也過多地融入了靠拳頭說話的暴力因素,他們對社會惡習也缺乏基本的辨識能力,甚至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主角。
或許是由于他們身處鄉(xiāng)鎮(zhèn),社會治理力量的相對薄弱放大了周邊的危險因素,而現實中對未成年人保護難度的增加,則是更為常見的現象。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加大,以及新的信息傳播手段的應用,未成年人更容易接觸到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并受其影響。尤其在勞動力大量外流的農村地區(qū)或是人員成分相對復雜的城鄉(xiāng)接合部,這種情況更為突出。包括去年被曝光的海南萬寧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以及前不久發(fā)生在河北蔚縣的11個孩子打死8歲男孩的事,都給留守兒童的保護敲響了警鐘。
對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依法懲處,更多地來自事后;而要想通過“召回”父母的方式消除“留守”,顯然也不現實。因此,通過綜合性的社會治理,營造健康良好的社會氛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教育、家長的監(jiān)護,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對社會治安環(huán)境的治理,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應下大力氣整治社會上污染未成年人的不良風氣。尤其對那些早已成為社會公害的問題,相關執(zhí)法部門更應加大查處力度,決不能熟視無睹;與留守兒童距離上更為接近的學校和老師,也應更多地承擔起關愛孩子的社會責任。(本報評論員 婁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