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媽媽喝水,寶寶也想去拿水杯,爸爸吸煙,寶寶也想嘗一口……模仿是孩子的一種本能反應,更是他在努力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開始了模仿行為,家長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鼓勵和正確引導孩子模仿。
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新生兒會模仿伸舌、張嘴、撅嘴、微笑和悲傷等表情;隨著聽覺不斷發(fā)育,2~4個月的寶寶就能模仿成人發(fā)單音如ba、ma等;8~9個月的寶寶開始出現(xiàn)姿勢性語言,能聽懂家長常說的日常用語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模仿成人用揮手表示再見、拍手表示歡迎,聽到小貓叫,學著“喵喵”,聽到小狗叫,學著“汪汪”等;1歲的孩子會模仿家長的簡單動作,如抽煙、喝水、拿東西等;2歲的孩子學家長說話,如學說話語氣、學口頭禪;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全面模仿,動作、語言、語氣、脾氣性格等,如看到家長掃地,他也會拿起掃帚掃一掃,看到媽媽給他洗澡,他也想給玩具小貓、小狗洗個澡,學護士阿姨給娃娃打針,會模仿家長的口氣批評幼兒園同伴,甚至模仿家長懲罰自己的行為攻擊小朋友等等。
那么,模仿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其一,模仿是學習的過程,有利于智力發(fā)育,如學習語言就是從模仿發(fā)單音開始的,2~4個月模仿發(fā)單音,5~9個月發(fā)雙音和多音,1歲左右開始模仿成人語言,包括語音語調(diào)等。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成人的鼓勵、重復與強化下,兒童的語言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其二,模仿有利于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飯前便后洗手,睡前脫衣,起床時穿衣、扣扣子,戴帽子,吃完食物后擦嘴等生活的基本技能,都要通過成人手把手教、反復示范,孩子模仿后習得。其三,模仿有利于孩子理解他人的情感,懂得善解人意。孩子模仿他人表情時,學會了理解和體會他人的情感。其四,模仿能增進孩子與家長的交流。孩子最初的模仿都源于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以家長為參考學習的對象,模仿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的親子交流方式。
不過,并非所有的模仿都對孩子有益,尤其當孩子還沒有辨識能力、接觸面卻日益廣的時候,家長的引導變得很重要。如從1歲左右孩子開始模仿時,父母和家人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盡可能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講話有禮貌、不說臟話、不抽煙喝酒、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等。孩子會走路以后,所看所聞日益增多,對于好奇的人和事,孩子都會主動去模仿,這時家長就要更加注意。當孩子學電視中的壞人叼煙、打、殺、踢、斗時,家長就應解釋這些行為的害處,使其模仿健康的東西;當孩子模仿醫(yī)生看病,像模像樣地給布娃娃聽診、開藥、打針,模仿大人給娃娃喂飯、穿衣,哄娃娃睡覺,或?qū)W著做家務活、當服務員等,這種創(chuàng)造性模仿可增加生活知識,家長應給予鼓勵,甚至參與其中,增進親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