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不少家長反映這幾天孩子似乎還沒有從假期狀態(tài)中調整過來,總是賴床、開小差,小小年紀還老嚷著心慌失眠沒精神;而有的更奇怪,每到開學或者考試時就會生病,去醫(y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對于這些疑問,記者為大家邀請了幾位精神心理科的專家來做解答。
心慌失眠沒精神多跟學習壓力有關
省人民醫(yī)院心理科技師張皓介紹,每年新學期開始的時候都會接待一批不愿上學的小患者,以高中生為主,還有一部分孩子處于小升初階段。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多是由于繁重的學業(yè)壓力所致。而小學生、初中生發(fā)生焦慮、抑郁則是由個性的特殊性、個體自我調節(jié)能力欠缺等原因造成的。他們的臨床特征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有情緒低落、嚴重的還會產(chǎn)生強烈的厭學情緒、交際障礙,更嚴重的甚至還會發(fā)生自殺等惡性事件。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畏學、厭學、害怕考試、害怕交際的問題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腹瀉發(fā)燒犯頭疼或是焦慮惹的禍
除心慌失眠沒精神等癥狀外,還有部分學生一到開學、或者考試的時候就會生病。小學生妞妞就是這樣。“這孩子每逢考試就會生場大病,不是發(fā)高燒就是拉肚子,太邪門了。”妞妞媽焦急萬分。初中三年級學生大衛(wèi)也是這樣,本來應該開開心心迎接新學期了,沒想到,平日健康活潑的大衛(wèi)卻發(fā)起燒來。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理精神科王亞萍主任表示,其實這些就是平時大家聽說過的所謂的心身疾病。尤其是一些重大考試前,一些孩子就會發(fā)生焦慮,表現(xiàn)為莫名的擔憂、緊張、不安、恐懼、不愉快等情緒,有的還會伴有明顯的生理變化,比如心悸、血壓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皮膚蒼白、失眠、困倦乏力等等。這些問題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就得先到心理科進行抗焦慮治療。
家長“從我做起”可助孩子過難關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緩解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呢?專家表示,家長的心理教育和引導很重要。孩子處于未成熟期,家長們應時刻關心孩子們細微的心理變化,經(jīng)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適當引導。首先,應注意提出的要求不宜過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尤其是考試后不能急于追問分數(shù),否則容易給孩子造成壓力,使他感到被孤立而更加沮喪。其次,在提要求時要考慮孩子的特點,使他能夠在某一方面取得進步成績,并享受到由此帶來的樂趣。再次,在適當?shù)臅r候還要給予孩子以鼓勵和贊揚,對他提出的正當要求盡可能地接受并幫助解決。最后,家長也應該借助一些“物理療法”,比如聽一些舒緩的輕音樂,在睡前喝一杯溫牛奶等等。(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