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櫥柜散伙了,已經被某地板老板接手。”
“櫥柜做不下去,轉啦。”
“牌櫥柜聽說也打算轉出去,正在找下家”。
這些業(yè)內人士口中的退出者,均是國內知名櫥柜品牌代理商,在本土也曾風光一時,為何如今卻走到了如此被動的境地。
雖說建材產品更換代理商實屬常事,但大牌集中“易主”,近年來在本土櫥柜界卻并不多見,可謂給整個行業(yè)亮起了“警示燈”。
售后無門、訂貨周期長、質量參差不齊……長期以來櫥柜業(yè)屢見不鮮的問題再次暴露出來。
能否解決?如何規(guī)避?是時候好好考慮一下了。
售后“重災區(qū)”
臺面開裂、印跡無法清除、柜門變形、鉸鏈生銹……這是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碰到的問題。盡管在國內已有2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但櫥柜依然是目前家居建材產品中售后問題最多的一個品類。
“櫥柜在家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烹飪過程中所有環(huán)節(jié)幾乎都是在這里搞定,每天要開關柜門無數次,臺面更是裸露在外面。加上櫥柜與水、電、煤氣聯(lián)系密切,經常處于油煙、高溫等環(huán)境中,這些客觀因素導致櫥柜比其他產品更容易出問題。即使再優(yōu)質的產品,長時間使用后,也難保不出小問題。”歐派櫥柜云南總經理張開一和昆明科寶博洛尼執(zhí)行總經理顏子添都對此坦言。
而且,非標產品出問題的幾率會比標準化產品高一些,售后頻率和難度也相對更高,“圖紙看錯一點都可能出問題,非??简瀳F隊的整體營運能力,”顏子添認為,很多做櫥柜的人最后失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盡管如此,因為櫥柜行業(yè)門檻低,仍然有很多人抱著賺快錢的心態(tài)企圖嘗試。這些雜牌產品和小作坊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消費者圖省錢購買此類產品后,一旦出現(xiàn)問題,要么商家無力承擔、推卸責任;要么早已人去樓空,留下一批無人問津的櫥柜“孤兒”。
此類問題的頻發(fā),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也令整個行業(yè)受到負面影響。
大品牌腹背受敵
這樣的市場現(xiàn)狀下,大品牌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據張開一介紹,如今隨著電商崛起,家電經銷商的利潤不斷受到擠壓,不少生產廚房電器的品牌玩起了跨界,如帥康、老板、方太等都開始涉足櫥柜領域,“雖然從標準化到非標行業(yè)跨度很大,運作也截然不同,但憑借做電器積累的知名度,仍然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
一方面是家電品牌的沖擊;另一方面,很多本地小作坊生產的雜牌產品也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
對此,顏子添深有感觸,“投資20多萬,有兩三臺能切割的機器、四五個工人就能生產櫥柜。我們這種品牌怎么比,一臺設備貴點的一兩千萬,最便宜的也要幾十萬,材料、配件就更不用說了。”這也就不難解釋,大牌與雜牌之間的價格差距。
然而,品質雖無法復制,款式卻可以抄襲。至少在外行的消費者看來,很多雜牌櫥柜都做得像模像樣,在沒有實際使用之前,也難以判斷其質量和售后服務的優(yōu)劣。面對低價誘惑,3000左右的櫥柜自然不乏買單者。
工廠化整為零
弄清楚了競爭對手不是全國性的專業(yè)櫥柜品牌,而是跨界經營的家電商和當地雜牌產品,那大牌櫥柜未來出路何在?將如何做強做大?
對非標品牌而言,最不利于擴張的因素就是物流和生產周期。不僅到貨要1個月左右,一旦出現(xiàn)問題,返回廠家處理又需要一個周期。而這恰恰是本地小廠或小作坊的優(yōu)勢。
所以,非標產品要想擴張,靠集中式經驗很難做到。只有把工廠開到各個區(qū)域,解決了生產和物流問題才行。據張開一介紹,歐派自去年在天津成立了北方工廠后,今年整個北方區(qū)域的平均銷售業(yè)績提升了50%左右,很多當地品牌的份額都受到了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