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反映了學術規(guī)范化的進步
劉申寧:我覺得這有一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因為八十年代,是我們國內因為文革和解放前那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不引進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所以國內那時候一直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灌輸和教育。所以八十年代,打開國門以后,看到了西方的五彩世界,把西方的學術文化引進中國,那時候是囫圇吞棗,大量的接受西方文化的時代,那個時代,學術規(guī)范還沒有建立。所以八十年代末,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學術規(guī)范的建立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慢慢引進西方的學術規(guī)范。所以應該說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有一個歷史背景,在那個歷史背景下,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這樣一個問題,而不應該把這個看作是和現(xiàn)在一樣嚴肅來對待這樣一個事情。
還有一個,我覺得海外劉禾可能是汪暉的好朋友,他聯(lián)合了80多個學者,給清華大學校長寫封信,然后在網上傳過去,而且把這個信傳給了我們鳳凰網,后來這個信有很多新的簽名者加入,現(xiàn)在已經有90多人了。那么多人說我們擔保汪暉他沒有抄襲,像他這樣的學者不會抄襲,海外這么多學者,這樣信誓旦旦的擔保,這件事情不好。為什么?因為學術是靠批評來發(fā)展的,如果他的學術不能接受批評,他就不會發(fā)展,這個學術也就沒有新鮮和朝氣了。能夠批評,容許批評,寬容別人批評,這個是學術進步的一個表現(xiàn)。所以說,我不認為學術的批評或者揭出了你抄襲是一件壞事,這會促進學術的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問題是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處理好。
安東:非常感謝劉老師非常精彩的點評,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感謝您收看今天的《時事開講》,明天同一時間咱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