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讀書郎的家長都深有體會,時常能接到一些培訓機構打來的招生電話,令人吃驚的是,對方在電話中能叫出孩子的名字?!芭嘤枡C構是怎么知道我的電話及孩子的信息呢?”許多家長禁不住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上周,媒體接到神秘報料人的舉報,稱有人專門倒賣學生信息。記者隨即對此進行了調查。
培訓班招生能叫出孩子的名字
市民柳先生的兒子在江東某中學讀書,幾乎每周他都能接到不同培訓機構打來的電話。“你是某某家長吧,我們有一對一輔導計劃,適合你兒子提高學習成績。”前天下午,記者采訪時,柳先生又接到一個培訓機構打來的電話。
這些隱私信息是如何透露出去的呢?按照柳先生提供的電話,記者以家長的名義與多家培訓機構取得了聯(lián)系,詢問他們如何知道了學生的信息,“我們有自己的途徑,你沒有必要知道那么多!”某培訓機構的招生人員在電話中說。
信息都是從不法分子手中買的
神秘舉報人姓胡,自稱在某培訓機構做過招生工作,現(xiàn)在辭職在家。據(jù)胡先生介紹,培訓機構的學生信息都是從不法分子手中購買的,這些不法分子有著巨大的網(wǎng)絡,掌握了寧波大部分學生的信息。
胡先生還向記者出示了這兩年來他從不法分子手中購買的全市數(shù)十所學校的學生信息,里面每個學生的家庭住址、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家庭電話、手機號碼等一應俱全。記者試著撥打了10多個家長的電話,證明這些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
“每個學校的信息付數(shù)百元,只要你出錢,哪個學校都能買到,但是做這種事我又感到心里不安。”胡先生說。
每個學校的信息叫賣800元
據(jù)了解,出售學生信息的不法分子一般情況下先是通過網(wǎng)絡聯(lián)系,認為安全后才會提出交易。日前,根椐胡先生提供的QQ號,記者以購買學生信息的名義和其加為好友。對方的簽名有“14年(2014年)寧波新生數(shù)據(jù)”等內容。
“你是怎么知道我的?找我有什么事呢?”對方警覺地問道。記者謊稱是某教育機構剛來寧波開拓市場,聽業(yè)內的熟人介紹的,他這才放松了警惕。他又問需要哪些學校的信息,記者稱最好是海曙、鄞州等地的學校。他說每所學校的信息800元,10所以上每校便宜100元。記者提出購買30所學校的,能不能再便宜些,他又給減了1000元,最后以兩萬元成交。
“你說你在哪兒,我可以把信息送過去,當場進行驗證,真實無誤后再付款?!彼f。最終,記者以財務人員不在為由提出暫緩交易。
警方分析信息泄露有多種可能
前天下午,記者向警方舉報了此事。目前,警方已經派人全力調查。
至于這些學生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海曙公安分局一名警官分析,一是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等病毒攻破了學校的校訊通等系統(tǒng),通過非法手段將學生的信息復制了過來,然后再出售;二是不排除教育機構和不法分子內外勾結,倒賣學生的信息;三是教育部門的電腦在維修或安裝系統(tǒng)過程中不慎造成了信息泄露,最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四是不法分子通過社會調查或實踐的名義誘騙學生及家長或學校提供個人信息,然后牟利。
律師說法
出售個人信息牟利
將最高可追究刑責
浙江省正清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謝銀忠表示,我國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如果通過倒賣學生個人信息牟利都屬于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追究。
2009年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七)》規(guī)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最高可判處3年有期徒刑,彌補了刑法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空白。
從記者采訪到的情況來看,寧波有這么多中小學生的信息被泄露,公安機關應該查清源頭,看看這里面有沒有國家機關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了倒賣個人信息,以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同時,作為公民個人的學生和家長,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果發(fā)現(xiàn)信息被泄露,請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以幫助警方打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