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見習記者 馬澤平)5月24日清晨,記者乘坐鎮(zhèn)安縣城至旬河村的通村客車,到興隆村下車時天空仍然小雨不斷。旬河村是青銅關鎮(zhèn)最偏僻的一個村子,而四組是旬河村最遠,居住人口最少的小組,只有幾戶人家,絕大多數(shù)都已搬遷出去,只有極少的幾戶人家還住在路邊。采訪對象王顯國就在四組,現(xiàn)在基本上是與世隔絕,無人問津。
沿著鄉(xiāng)村公路行走十來里,好不容易來到了旬河村四組村民楊永生家。女主人王霞告訴記者,王顯國家離這還遠,得上一段山路,那家人太窮了,還供著一個在吉林大學上學的養(yǎng)女。村里人勸他養(yǎng)女總要出嫁的,上學有什么用,可是他不愿意。王霞一邊帶路一邊介紹,王顯國今年63歲,媳婦褚富貴今年61歲。兩人都年過花甲,而且身體虛弱,經(jīng)常有病。因為勞累,王顯國有嚴重的胃病、貧血病,頭發(fā)早已花白,骨瘦如柴,一干重活就累得吐血,背也明顯的駝了。他媳婦因為風濕性關節(jié)炎,一走路腿就疼得不行,特別是在夏天,經(jīng)常身體不舒服,沒錢也就從來沒有去醫(yī)院看過,有病也只能忍著。兩人一輩子沒有親生兒女,二十年前他們在路邊看到別人丟棄的女嬰,就抱回家中撫養(yǎng),王腰麗就成了他們一輩子的希望。
沿岔路口向上走,路過村民余奇強家,只有一位老人還守在家里。老人說:“直到今天王顯國家里連一件電器都沒有,還點著柴油燈。住的房子上百年了,成了危房,下起雨來時,外面下大雨,屋內(nèi)下小雨,隨時都可能倒。沒辦法生活,前段時間跟一個侄子到西安撿破爛給王腰麗掙生活費去了。”
再往上走,山路更陡,走的人少,路都被旁邊的草木遮住了,放眼四望不見一戶人家。王霞說:“因為這環(huán)境極差,至今還不通電,也不通路,周圍的人都搬到別的地方了,幾十里不見人煙,出行相當困難。王顯國家里很窮,收入就靠種的四五畝地,這一點微不足道的收入,勉強只夠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搬遷不起,也架不起電。”花了一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王顯國的家,在矮小的石板房下,記者透過小窗子便能看見一切:床上破舊的被子補過多少次,屋里的地面凹凸不平,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窄小的道場上留著山里野獸的足跡。
記者從王腰麗中學時的班主任倪方海老師那兒得到了王腰麗的QQ號,在網(wǎng)上與王腰麗聯(lián)系上了,王腰麗說,她2011年考上了吉林大學外語系,為此,她爸賣了家里唯一的一頭肥豬,又跑東家、走西村向親朋們?nèi)ソ?,最后才勉強湊?000元錢,加上助學貸款,她才上了大學。她也曾試著在大學里做兼職,但是所選專業(yè)讓她的生活像高三一樣,喘不過氣來。她曾經(jīng)想過放棄夢想,爸媽說什么也不肯,說哪怕是累死也要讓她大學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