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問題,荷蘭隊員也會制造問題,然后將問題公開化。”荷蘭前國腳范哈內亨的這句話,不幸在歐洲杯上應驗了。這支荷蘭隊,天才球員多到有些擁擠了,但天才們卻只能吞下三戰(zhàn)皆負的苦果,灰頭土臉地回家。
今晨,C羅用兩粒進球證明了自己“歐洲杯身價最高球星”的頭銜絕非浪得虛名,同時,他也徹底擊碎了荷蘭人的歐洲杯美夢。奇跡沒有發(fā)生,橙衣軍團如同過去幾乎每屆大賽一樣,華麗地出場,悲壯地告別。
荷蘭畫家梵高曾經在墻上寫道:我神智健全,我就是神靈!荷蘭的球員們如同這個民族的天才畫家,他們繼承了天才的共性——自命不凡。
就像弗洛伊德可以把任何事情都歸結到“童年記憶”一樣,荷蘭的足球性格似乎可以歸結到其民族性格,或者說是這個國家的“童年記憶”。
內訌·現(xiàn)象
主帥偏愛女婿 全隊好像一盤散沙
《衛(wèi)報》稱,這屆歐洲杯上,荷蘭的“整體足球”沒人見著,“整體鬧劇”卻吸引了眾人的眼球。
《the national》稱,范巴斯滕執(zhí)教時期,范博梅爾拒絕上場,范佩西也和斯內德長期爭奪主力位置;范佩西和荷蘭隊現(xiàn)任主帥范馬爾維克在費耶諾德共事時就關系緊張;羅本的個人主義嚴重。
《??怂贵w育》稱,沒有一個民族像荷蘭人這樣強調自尊心。范馬爾維克的“外交才能”似乎不足以擔任“擁有強烈自尊心”的天才們的主管,他委任自己35歲的女婿范博梅爾做隊長,但卻把他推到全隊的對立面,就不管他了。
難道范馬爾維克已經習慣了荷蘭隊的內訌,根本不把“更衣室矛盾”當成一回事?
內訌的后果是,隊員的分裂令荷蘭隊在戰(zhàn)術上根本無法形成一個整體?!陡?怂贵w育》稱,這支荷蘭隊完全將中場拱手讓人了。
荷蘭老牌“三劍客”之一古力特在今日為《每日郵報》寫的專欄中稱,從本屆歐洲杯荷蘭隊的前兩場比賽來看,兩個控制型中場范博梅爾和德容完全沒有創(chuàng)造力,無法為前場提供機會。
在第一場輸給丹麥后,所有人都勸范馬爾維克換陣,在中場增加一個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球員,但范馬爾維克不為所動,結果第二場輸給了德國,最后一場對陣葡萄牙,范馬爾維克終于讓范德法特首發(fā),但已經太晚了。
內訌·個性 極度強調自我 對球控制欲望太強
新華社稱,德國隊球星克洛澤和荷蘭隊球星范德法特這次歐洲杯都坐上了替補席,但一個選擇沉默,另一個選擇公開開炮。這是因為德國人與荷蘭人的思維方式不同。
德國人信奉“紀律、效率和刻苦”,而荷蘭人雖然聲稱“流著德意志血液”,但他們信奉的是“公開、民主和透明”。
英國足球記者大衛(wèi)·維納稱:“荷蘭隊在關鍵時刻總是功敗垂成,原因在于他們的個人主義和反對專權的民族本性。荷蘭的民主、個人主義以及對權威的深度質疑是有其歷史根源的。自中世紀起,荷蘭商人就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傳統(tǒng)。”
這在荷蘭隊內部的表現(xiàn)就是:主教練沒有權威,每個球員對球隊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要討論,不停地討論,分歧不斷出現(xiàn)。
英國《每日郵報》稱,荷蘭內訌的弊病,其根源在于荷蘭的自然環(huán)境——荷蘭的國土面積僅為4萬平方公里,精明的荷蘭商人無比強調空間的利用。
在“全攻全守”出現(xiàn)之前,荷蘭流行“全”思潮——有“全建筑”“全能源”和“全環(huán)境”等,后來就有了“全足球”(即“全攻全守”)。荷蘭結構建筑學家阿·埃耶克這樣解讀“全”思潮的哲學精髓:“各個系統(tǒng)彼此關聯(lián),彼此互動,渾然一體。”這也是“全攻全守”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