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珠:恩師李守孔先生是國際知名的近代史專家,馮明珠也是清史大家陳捷先教授的學生。
□兩岸院長同題問答
在任期內,希望故宮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
讓故宮真正成為“博物院”
單霽翔:我的理想用三句話概括: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這主要涉及到故宮的古建筑群的保護和服務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實施平安工程,確保故宮平安;建設世界一流的博物館,真正地讓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這需要在藏品的科學研究、保護,陳列展覽水平、觀眾接待、文化傳播能力、社會教育、科學管理等多個方面綜合提升。
推動大故宮計劃
馮明珠:首先兩岸文化的交流,我會繼續(xù)推動。第二,我們目前正在推動故宮南院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建設。我當然希望在我的任內能夠看到故宮南分院正式開幕。第三就是我們現(xiàn)在非常努力地推動大故宮計劃:臺北故宮博物院第六期的擴建。除了讓參觀的人數(shù)增加,還有就是解決展覽陳列空間不足的問題。
作為故宮的院長,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
做院長酸甜苦辣都得承受
單霽翔:酸甜苦辣都得承受。故宮院長要能夠包容,聽取各界的意見,執(zhí)著地設定目標以后強力推動。最基礎的還是愛故宮。你不愛它你就不會為它動腦子,為它努力。
不能“原地踏步”
馮明珠:我覺得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做院長一定要積極任事,不能“原地踏步”,否則策劃不出好的展覽。心胸要開闊視野要遼闊,雖然我不是讀博物館學的,我也不是讀藝術史的,但是我畢竟在故宮博物院歷練了35年。
對于兩岸故宮的發(fā)展,面臨的最大壓力是什么?
游客太多造成負重太多
單霽翔:游客太多了,從文物保護的角度承受不了,負重太多。超量的觀眾涌進故宮,我們沒辦法遏制觀眾的增量。我們既不能提高票價又不能限制只要到8萬人就關門,經(jīng)濟杠桿和行政手段都不行的話就只能有三個辦法:提高安全防范水平、改善觀眾服務和擴大開放空間。
工作人員不夠
馮明珠:最嚴重的壓力是我的工作人員不夠。政府現(xiàn)在沒有給我人手,給我的是加班費。如何讓同仁們輕松一點執(zhí)行他們的任務,是我現(xiàn)在的壓力。我們現(xiàn)在單日的人流量已經(jīng)達到了平均每天1.2萬人,目前用人流管控。當展廳里面達到2500人就停止進入。必須等出一批人才能再進人。
有人說到了北京故宮主要看建筑,到了臺北故宮主要看文物。您覺得這種說法對嗎?
來北京故宮不只是看建筑
單霽翔:北京故宮是一個文化資源復合型的地點,它的文化職能特別多——既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又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還是博物館,因為有著多重的屬性,來北京故宮不只是看建筑。
臺北故宮不只是“酸菜白肉鍋”
馮明珠:有一種說法是到臺北故宮游覽就是看“酸菜白肉鍋”。實際上,無論是哪個博物館不僅是看建筑、看文物,也應該追求一種文化教育的內涵。比如我們會跟學校聯(lián)系,甚至介入他們教案的設計,把博物館的資源編進去。
在兩岸的故宮交流過程中,您認為哪些是可以分享或者借鑒的?
文物修復方面加強合作
單霽翔:臺北故宮一直是個現(xiàn)代化的博物館,對游客、環(huán)境的管理很有經(jīng)驗,特別是他們在把博物館的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普通民眾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北京故宮的研究成果應該跟他們更多地分享,兩岸文化畢竟同根同源,我們的資料藏品比較多比較豐富,在文物藏品的修復方面,傳統(tǒng)技藝的很多傳承人在大陸,雙方應該加強合作。
復制品帶到鄉(xiāng)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