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萬家擺渡,過不了河,我們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過。”村民譚正英家的菜園在河的對岸。每天她都要乘老萬的船到對岸種田、種菜、割豬草。
“真是分文不收。”家住渡口旁的村民龍世銀,說起萬家義渡,十分激動。
干農(nóng)活一般都要早起。于是老萬養(yǎng)成了早出晚歸的習慣。平時每天都是兩頓飯:上午10點左右不忙的時候吃一頓,算是早午飯,晚上村民都回家之后,他再回家吃晚飯。中午,好心的村民如果外出,都會多帶一點干糧,讓老萬先填填肚子。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大沙河發(fā)洪水。水位很高,水流急。老萬家人勸他,洪水這么大,容易出意外,不要冒險去渡人了。要知道,水流急的時候要靠撐桿劃船,水位一高,撐桿就不容易找到落腳點。身子一傾斜,人就容易失衡落水。老萬不聽勸,執(zhí)意繼續(xù)擺渡。他說,跟別人說好的事情,不要輕易放棄。而且自己撐了這么多年的船,對自己撐船的本領(lǐng)信得過。兒子萬芳權(quán)為此跟老萬吵了一架。但他還是陪同父親一起,在汛期每天接送村民。
萬家并不富裕,在全村僅算中等偏下水平。清末,有富紳在渡口附近給萬家劃了5畝左右的山田,給他家租種,交完田租賦稅后,剩余谷子可自行支配。這塊約5畝的“當家田”成了萬家安心義渡的保障,但每個月收入也僅維持生活。
上世紀80年代,縣里給這位老人每個月發(fā)60元補助。到了90年代漲到80元錢。后來,恩施州政府了解到萬家的百年義渡,從2007年起便把補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萬家的日子稍稍好過了些。然而,由于大沙河修水庫,萬家的田地被水淹沒,至今還未收到補償。
如今,老萬家最年輕的一代,都已跨入了中學校門,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也曾有人邀老萬“合伙”:擺渡一人收費一元,那么一個來回大概有10人,每天約莫30個來回,這就意味著,老萬每月至少有近萬元的收入。但他聽了這“生財之道”,手一揮,堅決不干:“說話要算數(shù)”。
萬家?guī)状艘徊粸槊?,二不為利,只?ldquo;信義”二字。冬去春來,夏逝秋至,木船變成了鐵船,篙桿變成了船槳,不變的是那份質(zhì)樸的承諾。(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郝同前、劉紫凌、馮國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