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受到新式電子書閱讀器沖擊,電子書市場再起烽煙。
6月7日,亞馬遜Kindle系列產品在亞馬遜中國官網和蘇寧門店上架,與中國內地消費者正式見面。
隨著此次Kindle的空降,國內電子書老牌新秀紛紛搶搭“順風車”做起免費營銷,包括當當網以及漢王在內的國內電子書廠商均同步發(fā)布了價格相當甚至更為便宜的競爭產品,使得日漸平淡的電子書市場再掀波瀾。
攪動電子書市場
“Kindle來了。”這是官方賬號“Kindle中國”6月7日在新浪發(fā)出的第一條微博,這也意味著Kindle 電子書和平板電腦正式在國內市場開售。而銷售渠道除亞馬遜官網外,還在蘇寧電器線下實體店銷售。
作為亞馬遜在全球賣得最火的產品,Kindle推出已有6年,是美國最主要的電子書載體,Kindle在去年全球累計銷售量超過2000萬部,亞馬遜積累起了大量的用戶閱讀習慣和個人喜好的數據。但此前由于版權問題等原因,一直未能進入中國市場。
“Kindle入華最大的意義并不在硬件,而在于品牌效應。”一位專業(yè)人士認為,在美國,16歲及以上人群中,有三分之一人口已經擁有電子書。在這樣高保有量的情況下,要想繼續(xù)保持高增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中國市場潛力很大,這也是Kindle看好中國的原因。
讓人意外的是,盡管是競爭對手,但國內的電子書廠商并不覺得亞馬遜“攪局”,甚至希望Kindle入華后能提振國內不景氣的電子書市場。
記者調查發(fā)現,在Kindle入華之前,國內已經有很多家公司在搶食電子閱讀這塊“蛋糕”。但由于盜版橫行,國內正版電子圖書銷量一直溫吞,并連累電子書硬件滯銷。此外,互聯網免費的游戲規(guī)則,使得很少有人愿意花錢購買服務,這也讓不少電子書廠商很難找到盈利點。
以漢王科技電子書為例,受國內電子書市場持續(xù)低迷的影響,2012年漢王科技電子書營業(yè)收入達6900萬元,而營業(yè)成本高達6200萬元,毛利率僅有10.31%,為漢王科技諸多產品品類中最低,同時其電子書收入同比下降70.31%,為各品類降幅之最。但由于其他費用的存在,這仍然是一個凈虧損的業(yè)務。
出版人、國內知名出版營銷專家三石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閱讀器很多是貼牌的,像當當網發(fā)行的閱讀器等,都不是電商平臺自己研發(fā)的,讀者的閱讀體驗不是太好。
電子書重獲關注
盡管寄希望亞馬遜kindle的發(fā)售能夠催熱國內數字閱讀市場并推動版權內容的發(fā)展,但為了防止市場份額被搶占,國內電子書設備商對亞馬遜kindle上市的阻擊毫不手軟。
事實上,在Kindle入華日期確定后,漢王科技宣布其最新款電子書產品黃金屋乾光上市銷售。當當網力推的Doudon(都看2代)閱讀器除了在亞馬遜kindle發(fā)售日同步啟動預售,都看2代在價格、存儲容量、CUP速度等核心配置上全部優(yōu)于Kindle。
在一些國內電子書設備商看來,電子書優(yōu)勢十分明顯,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在網上購書或者直接購買電子版:和實體書相比,電子書不僅價格十分低廉,而且所占空間極小,原來需要一間屋子來存放的書籍也許只用一個小小的硬盤便能全部存下。
“隨著Kindle的正式入華,電子書行業(yè)重新受到關注。”漢王科技副總裁籍斌表示,漢王今年將加大電子書研發(fā)投入,還將有幾款新產品面市。
有業(yè)內專家認為,Kindle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對于內地數字閱讀大產業(yè)來說,并非是壞消息。與其將Kindle形容為“狼”,不如將其比喻成“鯰魚”更恰當。由于亞馬遜資本的優(yōu)勢和數字出版的成功經驗,無論在內容平臺、終端、內容整合、定價規(guī)則等等,都會對內地現有的經營者帶來壓力和沖擊,同時市場競爭的加劇,加速優(yōu)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