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萊的玉米已經兩米來高,整齊的穗位上結著飽滿的玉米棒子,引人好奇的是玉米的壟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略微向西偏斜,每種兩壟中間空一大壟。
“這是高光效栽培法。” 年過半百、扎根黑土地28年的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齊曉寧解釋說。
高光效玉米栽培法的奧秘
2010年10月,中國科學院與沈陽軍區(qū)簽署了《現代農業(yè)示范工程科技合作框架協(xié)議》,啟動以“大馬力+科學種田”為特征的現代農業(yè)示范工程建設項目,集中轉化中科院高新技術,創(chuàng)建現代農業(yè)示范基地,老萊農副業(yè)基地是其中之一。
玉米高光效保護性耕作栽培模式是院軍合作重點示范項目,由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齊曉寧負責。
高光效栽培法的科學奧秘在哪里?在他的“重點實驗室”——老萊試驗田,老齊娓娓道來種玉米的那些事兒 。
玉米是高光效植物,喜溫光,產量和光合作用強度密不可分。目前的栽培方式,光能利用率只有1.4%—1.5%。通過科學計算,如果按磁場南偏西一定角度種植,并合理擴大壟距,玉米全株光照時間延長3個半小時,避免在有效光合作用時間內玉米陰影相互遮蔽,光合作用顯著增強,每畝增產10%,最高達27%。“用農民的話說,就是三壟并作兩壟種,行行是邊行,棵棵是地頭。肥一樣施,藥一樣打,產量就能往上增。”老齊露出淳樸的笑容。
“還有一項玉米增產技術是休耕輪作。玉米棒子收割后,秸稈還田,防止土壤風蝕水蝕,腐爛后可培肥地力。第二年在原先空壟處播種,第三年再輪回。試驗三年后,老萊基地土壤有機碳的含量增加了千分之二,蚯蚓每平方米增加了10到20條。”
2011年,在沒有增加投資的情況下,老萊基地5萬畝示范田平均每畝增產100公斤,生育期在115天的德美亞3號品種也能安全成熟。“周圍很多老百姓來試驗田取經,每天都有人來打聽種植方法。”老萊農場的軍人說。老萊周圍的農戶自行組建了三個合作社,學習玉米高光效種植方法,齊曉寧還無償兼任“技術顧問”。
今年,東三省玉米高光效總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為照看這些試驗田,每年他都要開車4萬多公里,奔波于東三省各大農場。
高光效栽培法是如何誕生的
玉米休耕輪作和防風保水的耕作方法和改變壟向、擴大壟距的耕作方法是齊曉寧等四人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明專利。
2004年,齊曉寧和劉景雙研究員等4人在德惠農場查看玉米的長勢和蟲害情況。種了20年莊稼,閑聊都不離本行,“高粱長頭頂,玉米長腰上,大豆結全身,馬鈴薯長地下,這些株高不一的作物,為什么壟距都是70厘米左右?”幾經琢磨后得出結論:“今天用的犁鏵還是祖宗傳下的‘古董’,所有農作物都用同一種。”常在東北地頭走,齊曉寧還發(fā)現,各家各戶的玉米壟向毫無規(guī)律。“種過地的人都知道,邊行地頭的莊稼長得好,用什么方法能擴大邊際效益呢?”哥幾個一拍即合,組隊研究起這課題。
經過多次無規(guī)律的壟向和壟距的試種后,他們發(fā)明了一種科學的計算方法。“7月到9月是玉米最佳的生長期,根據這一季節(jié)太陽的照射角度和玉米株高等參數,以早上10時到下午2時之間玉米植株投影面積最小為原則確定壟向和壟距。”
休耕輪作、秸稈還田的種植方法,齊曉寧的初衷是保護黑土地。據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研究員張義興介紹,“近百年不科學的過度開墾已使黑土有機質含量下降60%。”試驗發(fā)現,老齊的想法不但能培肥地力,還能使玉米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