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30日開始的新一輪降水持續(xù)了50多個小時,直到昨天半夜才完全停止。據(jù)最新預報,今天夜間東部地區(qū)本市又將有降雨光臨。“今年夏天北京的雨是不是多得不正常?”不少市民發(fā)出疑問。對此,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北京雨量確實偏多,但還在正常范圍內。不過有氣象學者判斷,未來十年,我國北方面臨暴雨威脅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
6、7月降雨比常年多3天
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大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的平均年降水是600毫米左右,一般來說,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主汛期內的降水就能超出冬春兩季的總和,因此夏天發(fā)生大暴雨在北京歷史上是常見的事。不過今年的降水確實要比往年多,往年北京6、7兩個月的平均降雨量在243毫米左右,今年則為415毫米,單是7月21日一天就降雨195毫米。從降雨天數(shù)來看,常年6、7兩個月的降雨天數(shù)為23天,今年累計26天,但也在正常范圍內。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錢維宏介紹,北京夏季降水的規(guī)律是,大部分年頭略少于平均值,少部分年頭則較多過平均值,這就是說,隔幾年就有夏澇的幾率是很大的。據(jù)《北京災害史》統(tǒng)計,近2000年間,北京共有391個洪澇或偏澇的年份,平均算起來,大致每五六年即有一次洪澇或偏澇。如1959年夏季,北京降水將近1200毫米,1963年的夏澇也十分嚴重。
北方暴雨規(guī)模比南方大
錢維宏說,論年降水量,北京不如南方大多數(shù)地區(qū),但夏季暴雨的規(guī)模卻比南方要大。7月21日,北京房山觀測點的24小時降水達460毫米;1963年8月,北京還出現(xiàn)了日降水464毫米的局部暴雨紀錄。而常受臺風影響的廣州,同項數(shù)據(jù)的記錄不過是320毫米;??谑?33毫米。長江流域各地,超過300毫米也是“百年一遇”的級別。
有氣象記錄以來,我國最大的兩次暴雨發(fā)生在北方:1975年的河南省,曾發(fā)生日降水1054毫米的暴雨;1977年8月1日到2日,在陜西、內蒙古交界的毛烏素沙漠里,降水更高達1400毫米,比日降水量的世界紀錄只少400多毫米。
華北開始回歸濕潤周期
錢維宏教授統(tǒng)計了明朝中期以來的氣象資料,根據(jù)全國一百多個地方政府的較為完備的記錄,他發(fā)現(xiàn),近500年中,長江流域的降水通常在一個30多年的時間段偏多,下一個30多年則偏少,而華北則相反。因此他認為,雖然氣候受很多因素決定,但從目前材料來看,華北與長江流域的降水年份基本上是相反的,且呈現(xiàn)出周期性的變化,一個周期約為60到70年。
北京氣象局氣候中心主任郭文利也介紹,北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多雨期,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持續(xù)少雨期,2008年以后,有往多雨方向轉的趨勢。近幾年的持續(xù)多雨說明華北已經(jīng)開始回歸濕潤周期,并將在2020年左右進入降水高峰。(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