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上個月16日,NASA在休斯敦約翰遜宇航中心宣布SpaceX會于4月30日發(fā)射名為“龍”的貨運飛船時,人們覺得它比SpaceX還高興。這不單是國際空間站首次迎來私營企業(yè)建造的太空飛船,也是航天飛機退役后美國人首次自己向空間站運貨——一大摞貼心的衣物和飲用水。
4月30日起初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射窗口期,但在升空前需要很多相關的軟件測試,隨之而來的是一次次宣布推遲發(fā)射的消息。SpaceX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埃倫·穆斯克5月5日對媒體做出了無懈可擊的解釋:運貨給空間站是要讓空間站的機器手臂接收住飛船的,推遲發(fā)射旨在“確保飛船軟件運行無誤,免得對接時損傷了國際空間站”。
NASA對SpaceX這種謹慎的態(tài)度深表贊賞,畢竟國際空間站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為此NASA樂意在技術上傾囊相授。話說回來,NASA的技術支持絕對算是這些私企的定心藥丸,不管它現(xiàn)在有多囊中羞澀又有多會“江湖忽悠”,于技術上而言,NASA如果自稱第二,暫時還是無人敢稱第一的。僅是這次提供幾枚老將——曾經(jīng)的航天飛機宇航員去參加“龍”號載人航天器的評估,就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經(jīng)驗財富。
而SpaceX公司創(chuàng)始人穆斯克也適時發(fā)放消息以提升人們對其私人航天器的信心,稱“龍”號飛船將成為國際空間站新的補給艦,NASA計劃利用該公司制造的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進行12次貨運補給,運送至少共計20噸貨物。
以上種種讓我們看到,在這個商業(yè)航天運輸飛行和“廉價空間探索”呼之欲來的新時代,私人飛船進空間站,貌似一點都不難。(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