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殺少正卯的事情最早記載在了《荀子》中。 司馬遷著《史記·孔子世家》時,沿用了這種說法。兩者的記載基本一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56歲時,當(dāng)了魯國的攝相。七天后,就誅殺了魯國大夫、亂政者少正卯。這種說法影響很大,至今仍有人采用。
孔子殺少正卯的四大疑點(diǎn)
許多人對孔子殺少正卯之事卻提出了懷疑。歸納其原因,有以下幾點(diǎn):一、孔子是主張“仁” 的,“仁”是他整個學(xué)說的核心。并且,他明確闡述過“仁” 的含義是“愛人”。另一方面,孔子是反對為政殺人的,怎么會當(dāng)了七天的魯攝相就大開殺戒呢?二、如果孔子真的殺了少正卯,無論如何都是孔子一生中的大事?!墩撜Z》是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集成的一部專門輯錄孔子及門人言行的書,為什么對這件大事只字不提呢?三、據(jù)史書記載,魯定公十四年, 齊侯與魯侯會于夾谷,當(dāng)使上卿相禮。其時,孔子正做司寇。魯國因他知禮,故使他越次而使之,稱為攝相。攝相之相,絕非宰相之相,攝相乃是相禮。相禮就是兩國交往的禮相,與國政無涉。這樣,孔子的職位僅僅是個司寇,根本沒有誅殺大夫之權(quán),怎么能殺掉“魯國聞人”少正卯呢?四、《史記》載:衛(wèi)靈公“三十八年,孔子來,祿如魯”。衛(wèi)靈公三十八年就是魯定公十三年,既然孔子已去衛(wèi)國,俸祿卻同在魯國一樣,怎么會在第二年去誅殺亂政的少正卯呢?《史記》這種記載上的矛盾又如何解釋呢?孔子是否殺過少正卯并非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這件事影響到對孔子及其思想的評價。質(zhì)疑者們提出的疑問,尚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從而使孔子是否殺過少正卯成為一件謎案。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個謎底一定會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