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日”網(wǎng)站報道,最新研究顯示,泡騰片中含鈉較多,長時間大量服用會增大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蘇格蘭鄧迪大學首席研究員、臨床藥理學高級臨床講師和名譽顧問雅各布·喬治博士帶領的團隊收集了超過120萬英國患者的數(shù)據(jù)。在7年的隨訪中,服用兩種及兩種以上含鈉較高藥品的患者,心臟病發(fā)作或死亡、發(fā)生腦卒中的風險比其他患者高16%。
口服的維C泡騰片、阿司匹林泡騰片、撲熱息痛泡騰片、復方碳酸鈣泡騰片,以及外用的甲硝唑泡騰片、制霉菌素陰道泡騰片等在臨床應用廣泛,其中很多是非處方藥,部分人會自己增加用量或服用頻率。泡騰片一般用碳酸氫鈉或碳酸鈉作為崩解劑,它們與枸櫞酸組成的混合物遇水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使片劑迅速崩解。此外,有些泡騰片還添加了氯化鈉作為分散介質(zhì),幫助維持藥片形態(tài)。
舉例來說,一片1克的維C泡騰片中一般含碳酸氫鈉0.2克,相當于0.139克食鹽(氯化鈉)的含鈉量。蘇格蘭的此項新研究中也提示,規(guī)格為500毫克的撲息熱痛泡騰片含鈉0.39克,每天的最大劑量為8片,如果按此劑量服用,僅由藥物帶來的鈉攝入量就已經(jīng)超過2.4克/天(相當于食鹽6克/天)的成人鈉攝入量推薦值。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紅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