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飛
在我的故鄉(xiāng)商洛山中,當(dāng)天氣炎熱起來,走過大街小巷,“賣漿水魚兒——”的吆喝聲總會在耳畔響起,惹得人禁不住停下步來品嘗品嘗。
做漿水魚兒是有一番講究的,其中最關(guān)鍵最復(fù)雜的還要數(shù)第一步,那就是做攪團。做攪團的用料一般都是新磨出的苞谷面,圖的就是一個新鮮。一大鍋水燒沸后,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苞谷面一點點地往里撒,邊撒邊攪,邊攪邊撒,待其黏度達成要求時停止撒面,只管用搟面杖在鍋里不停地攪就行了。你可別小瞧這個“攪”,里面是大有文章的,手藝上佳的主婦能將其力氣全部用于杖尖,因而輕巧又省力,且面易成型;笨拙一點的不但費力氣,往往攪得腰酸胳膊疼也未必能把面攪好。當(dāng)然,只有攪還不夠,火候還是要把握好的,切忌用猛火,只能使用文火慢慢燒滾,這樣才不會焦煳,也不會粘鍋底。
待攪團成熟后,就到了第二步,那就是漏魚兒。取一只大盆,在里面放上冷水,左手持漏勺,右手抄舀勺,一勺一勺將攪團從鍋里盛出,倒進漏勺里,用勁擠壓,攪團就隨著漏眼滴到了涼水盆里,形狀似一條條黃燦燦的小魚兒。等到“魚兒”在水中凝固好了,涼透了,做攪團的鍋也被麻利的主婦收拾好了,就進入了第三步,燒魚兒。
要想使“魚兒”好吃,燒魚兒的湯汁是萬萬馬虎不得的。如果說做漿水魚兒算十分,做攪團和漏魚兒只占三分,做湯汁卻占了七分。就像賈平凹對女人的評價,即三分漂亮七分態(tài)。漿水魚兒的湯汁即是魚兒的“態(tài)”。做湯汁的首選是漿水。先將蒜、姜拍成末,再從屋檐下扯幾個干辣椒角切成絲,一起放進燒得吱吱冒煙的菜油鍋里,調(diào)上鹽、調(diào)料粉和味精翻炒。炒好后,從灶旁的甕中舀幾勺漿水倒進鍋里,隨著“哧”的一聲響,一股香噴噴的氣味便直沖人的鼻孔。湯汁燒開,將盆中的“魚兒”撈出來倒進滾燙的湯汁中,便可食用了,既消暑又解熱。
漿水魚兒雖好吃,卻不經(jīng)餓。吃的時候,肚皮撐得圓鼓鼓的,碗剛放下不久,肚子就覺出了餓,因而上了年紀(jì)的莊稼人又把漿水魚兒叫做“哄上坡”,意思是說莊稼人吃罷漿水魚兒下地干活,從家里剛走到田間地頭,肚子就饑了。所以,有經(jīng)驗的莊稼人在吃過漿水魚兒下田時,都要隨身帶一塊饃饃,以防餓了耽誤農(nóng)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