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華
陽城驛是秦東南干道武關(guān)道上出陜西境最后一個著名驛站。今為312國道上商南縣城東11公里的富水鎮(zhèn)。
據(jù)史載:武關(guān)道自長安都亭驛東南行曾設(shè)“傳軍國急報,達官司文書”的驛站共18個,經(jīng)長安的五松驛、商州的仙娥驛,至丹鳳的四浩驛、武關(guān)驛,商南的青云驛,至東就是出陜的“陽城驛”。
“川原平曠覺天低,曉色波光一望迷。不識陽城何處是,煙云橫鎖水東西。”這就是古人文思安筆下《富水夾云》詩中的陽城富水。廖廖幾筆,勾畫出了富水的形貌特征與自然景觀,成為商南原八景之一。
富水關(guān)是一個天然川道,遼闊而平曠。由北極目遠眺,一馬平川綿延向南,煙波浩渺天接地連……富水街、王家莊、洋淇、王家樓等城池和村莊,依次座落在這一長達十余里的川原之上。從龍王溝、松樹溝奔流而出的東西兩支河水,波光鱗鱗,象兩條玉帶鑲嵌在川道兩邊,相依相撫潺潺南下,滋潤著這片富饒的土地。“富水”,也許就是取兩水相依、水源豐富之意吧。然而一九六四年冬的那場改河造田運動,篡改了這一留傳千秋的自然景象,使原本順東坡山麓一直南流的東水,突然在富水老城東門外拐了個彎,沿著人工開鑿的河道(富水關(guān)南城墻內(nèi)側(cè))向西流去匯入西河。從此,富水街以南的東河消逝了,成了一個永久缺憾!
古驛富水關(guān),位于六百里商于古道中間要塞。西出關(guān)中二百余公里,東與河南西峽縣接壤,北與河南盧氏縣毗鄰,南與河南淅川縣荊紫關(guān)相望,是典型的秦豫交界地、陜西的東南大門。它連接中原及江南直達鎬京都長安,歷來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商賈客旅進出關(guān)中的必經(jīng)之地,是出陜?nèi)肭氐谝粋€傳達文書印信的驛站。
富水在唐元和年以前稱陽城驛,此后,因避諱“陽城”改為富水驛,明初改稱富水堡,清初又改叫富水關(guān),新中國成立之初一度叫富水鄉(xiāng),1984年建成富水鎮(zhèn)。在這些名稱當(dāng)中,最使人耳熟能詳常稱慣用的還是“富水關(guān)”。原因之一是約定俗成,人們習(xí)慣;其二是這個名字從清初到1984年建鎮(zhèn),穿越了三個多世紀(jì)沿用了三百多年,承傳了十幾代人,流傳最久遠最廣泛,在當(dāng)?shù)啬酥林苓呧徲虬傩罩幸迅畹俟?,無人不曉,叫起來聽起來感到熟悉而親切。當(dāng)然“富水鎮(zhèn)”這個名字,也漸漸被人們所熟知,尤其是80后的年輕人,他們習(xí)慣叫“富水鎮(zhèn)”,而不知曾經(jīng)的“富水關(guān)”,至于“陽城驛”就更加陌生了。
富水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由于地處秦頭楚尾、豫陜交界,地理位置特殊,早在先秦時期,這里便是秦之東南關(guān)驛陽城驛。秦末劉邦入武關(guān)之前,曾在此安營扎寨,秣馬厲兵,養(yǎng)精蓄銳,爾后一舉成就霸業(yè)。漢代,這里就是十里長街,商賈云集,人煙阜盛。明末清初,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李自成兵敗潼關(guān),南下武關(guān)進駐商南富水之南的金鐘山,留下了筑寨屯兵、娶妻生子之軼事。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王維、杜牧,北宋詩人王禹偁等都曾來過這里,并留下傳頌千古的詩篇。特別是圍繞“陽城驛”這個名字的改與不改,所引發(fā)的唐、宋幾位大詩人吟詩議論的趣事,令人感嘆,耐人尋味。唐元和五年(810),詩人元稹被貶謫赴任江陵途中,路過富水時,發(fā)現(xiàn)“陽城驛”的“陽城”二字與唐德宗時的諫議大夫“陽城”名字相同,他感慨萬千,抑郁不平。因“陽城”是當(dāng)時朝廷“善諫良策、清政廉明、愛民如子”的重臣,聲名遠揚,世人敬慕,于是寫下了一首《陽城驛》:“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我愿避公諱,名為避賢郵。此名有深意,蔽賢天所尤。”詩中提出了不應(yīng)該以“陽城”的大名做地驛的意愿。詩人白居易讀后頗有同感,當(dāng)即回贈了一首《和陽城驛》:“……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陽道州,名姓同于斯。……沉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為。改為避賢驛,大署于門楣……。” 元稹提出改名,雖有白居易全力支持,但十多年里“陽城驛”名仍未更改。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 822年)白居易赴杭州為刺史,過此驛時作《宿陽城驛對月》一詩為佐證。后來,不知是何年,當(dāng)權(quán)的地方官員覺得有先賢的指責(zé),“陽城驛”確實有對忠賢不敬之嫌,于是便改為“富水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