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深深迷戀于夜晚一個人在丹江邊上行走這樣一種狀態(tài)。偶爾因為外出或者是天氣原因不能出去的話,心里就會十分的不舒服,這次去北京學習,九天的時間,蝸居在黨校的宿舍里,簡直都有些失魂落魄了。
回來的那一天,時近傍晚,放下行李,換了衣服,我竟像一個急赴約會的女子,匆匆來到了縣城外面的江濱路上。雖說是春寒料峭,春色還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是,一江丹水——安靜、樸實、真實,因而格外生動的丹江一下子撲進了我的眼簾、我的心里??吹剿揖o張疲憊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旋即進入到了一個完全自由舒適,甚至還有些亢奮的狀態(tài)。我與那處子一般沉靜、飄帶一般柔美的江水深深對望著,似乎有千言萬語需要訴說,又仿佛間,什么也不用說。我和丹江,好像在經(jīng)年累月里已經(jīng)建立了某種默契,我常想:這種默契到底是什么呢?
丹江在商州是繞城而過的,從高處看,江水如飄帶一般護著城里的一切。從學生時期開始,我就愛在丹江邊上行走,當然,那時的江水比現(xiàn)在要大、要清的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江邊還有很多傾斜的柳樹,那些年代久遠、主干粗壯的柳樹不知怎么就長成了那般樣子——它們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一律倒向了江面,雖然與江面形成的夾角不同,但是所有的枝條都直直的垂掛下來,宛如愛美的女子,要急著照鏡子一樣。每到春天來臨,嫩綠的枝條、明凈的春水相映照,最是美麗。
那時的我正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這丹江的柔美和沉靜也許正應和了自己心里某種婉約、細致的少女情懷吧。
一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常常是艱澀的,在其后的歲月里,我經(jīng)歷的那些林林總總,在少年時是決計想象不出來的。那時候,總愛追問生命的意義,站在河邊,不免會想起圣人關于“逝者如斯夫”的感嘆,只覺得人生苦短,要努力,要拼搏,要與眾不同等??墒?,如今進入中年以后再回想,生命其實不需要任何理由。成為自己——成為人群中獨立的自己,在這個精神與物質(zhì)、道德與欲望二元對立的時代,我的所有努力和掙扎,其實僅僅是為了這樣的一個愿望。“信仰就是愿意信仰,簡單就是寧肯簡單,美就是選擇了美”。書上的這句話讓我在咀嚼往事的時候,得到了莫大的心靈安慰。那些揮之不去的過去、不愿不回想的往事,那些曾經(jīng)曠日持久的精神折磨,浪一樣地涌來,又潮一般的退去。
這些年,我固執(zhí)地想依靠文字編織一張生命之網(wǎng),期望以此遮風避雨??椘疬@張網(wǎng)的目的,便是為了讓心靈有所寄托、不至于太過孤單。這就是生活、就是命運。我知道,縱然傾注所有力氣,與山川、河流以及神秘的大自然相比,一切意義都值得懷疑,一切價值都顯得微渺。
很多負重,常常沒有來由也沒有目的,但它們是生命的真實,它們和空氣一起,和事件一起,和心情一起,飽含著濕度和溫度,曾經(jīng)飽滿而真實
回憶是快速播放著的影像,轉(zhuǎn)瞬之間,只留下喧囂的風聲。在成長的歲月里,我和所有的人一樣,常常在夜里陷進深深的恐懼,對死亡和快速消逝的時間的恐懼。在夜里,聽到鐘表“滴答滴答”的秘密腳步,深知,光陰在飛速地退去,生命正一天天接近著死亡。
這樣想著,一會傷感、一會嘆息,對那句“一些事件正在趕往昨天的途中”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看身邊的丹江,一如既往,默默東流是永恒的方向。
于是明白,這些年,之所以依戀這一個無言的朋友,就是因為水的特質(zhì)蘊含著生命的智慧,水,表現(xiàn)為至柔,卻體現(xiàn)了至剛,任滄海桑田變化,它只是默默地流淌,同時也把最深奧又最樸實的生存理念傳達給每一個接近它的靈魂。而我,就是那貼近她身邊的憂郁而敏感的孩子中的一個。(商洛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