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近20年炒股經歷的老劉最近將上百萬資金從股市撤出,轉而購買了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股市現(xiàn)在的風險越來越大,搞不好會晚節(jié)不保。”老劉深有感觸地說,相比之下,理財產品雖然收益不高,但安全得多,讓人省心。
“如果不是炒股,我不會過上今天的生活。”老劉直言不諱地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自己月收入僅千余元,家庭資產不到10萬。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的指導下開始嘗試炒股,隨著經驗逐漸豐富,加上行情不錯,老劉在股市越發(fā)如魚得水,到2002年前后,股市資產已增至50萬元左右。此后幾年,股市經歷了一段時間低迷,老劉抓住機會果斷抄底,到2007年的6000點頂部時,他的股票市值已接近200萬。
“從1995年到2007年,我?guī)缀醢鸭彝サ乃匈Y產都放在股市里,存在銀行的活期應急資金不到2萬元。”老劉說,就在自己躊躇滿志之際,大盤從6000多點“高臺跳水”,雖然其間平掉部分倉位,但到2011年,股市資金還是縮水了近一半,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股市的“殘酷”。
正當老劉猶豫著股票是否應該繼續(xù)炒下去之時,兒子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你們年紀大了,資金安全最重要,現(xiàn)在股市風險太大,牛市行情難現(xiàn),還是做點穩(wěn)健投資靠得住。”上個月,在兒子的建議下,老劉一狠心,把股市里剩下的百余萬資金全部撤出,買了幾款銀行理財產品,正式結束了自己近20年的炒股生涯。
老劉這樣的老股民背棄A股市場,只是近期大量資金逃離股市的一個縮影。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日前最新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6月份A股市場保證金大幅流出1967億元,和月初的8103億余額相比,下降了24.3%。
A股資金面研究專家、上海金耕信息運營總監(jiān)金學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2000億元股票保證金主要涌向了銀行理財產品,炒股資金信心缺失導致他們選擇了更為保險的投資標的。
銀行的統(tǒng)計證實了這一說法。本地一股份制銀行理財師稱,目前該行客戶的存款和理財產品已占到資產配置的七成左右,其中理財產品占四成以上。在該行的高凈值客戶中,仍配置有股票的不足三成,且股市資金占比多不到總資產的20%。另一國有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該行高端客戶普遍傾向于將資金投向銀行理財產品,有的占比甚至達到80%,其他少量資金也是用于配置存款、基金、國債等,仍在炒股的客戶鳳毛麟角。他坦言,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銷售額增長了四五倍。
6月以來,央行連續(xù)兩次降息,理財產品收益也隨之有所下滑,但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絲毫不減。
“在目前投資環(huán)境和市場行情不理想的情況下,投資者更應該把主力資金放在安全的地方,至少讓資產做到保值。”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私人銀行部理財師魏越君說,和股票、基金、貴金屬、存款、國債等投資方式相比,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穩(wěn)定、產品豐富、數(shù)量眾多、期限靈活、銷售門檻也不高,無論對于哪種客戶,基本上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這也是理財產品能接過股市“接力棒”的主要原因。(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