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喜劇作品,《新編輯部故事》昨天一開播就引發(fā)討論,質(zhì)疑聲、叫好聲混雜一片。從剛剛播出的幾集來看,觀眾議論比較多的是編輯部大換血、臺詞不夠犀利、表情動作夸張、廣告頻繁植入等問題。對此,導(dǎo)演鄭曉龍接受采訪時直言,現(xiàn)在的觀眾笑點高了,以前以冷幽默為主的樣式已經(jīng)不夠滿足觀眾需要了,想讓觀眾笑,這事不容易。
觀眾:葛優(yōu)沒出現(xiàn)特別失望
導(dǎo)演:用新人加入時尚氣息
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就是觀眾會把新老兩個版本做一番比較。首先是在演員的陣容上,按觀眾的審美預(yù)期,希望看到葛優(yōu)、呂麗萍(微博)、侯耀華、張瞳、童正維等演員,因為他們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從《新編輯部故事》的演員陣容來看,除了戈玲呂麗萍榮升主編外,其他人都不見蹤影,編輯部的成員換成了黃海波(微博)、陳好、王千源(微博)、井柏然、焦俊艷等。葛優(yōu)的缺席讓很多觀眾失望。
鄭曉龍透露,他原本想請葛優(yōu)來客串,但由于合同問題最終沒能談攏。鄭曉龍強調(diào),新老兩版沒有可比性,“如果把老版里的人都找回來,那就成老年人編輯部了。我們要呈現(xiàn)的是緊跟時代潮流的時尚編輯部。雜志從《人間指南》改名為《WWW》就是要加入更多的時尚年輕氣息。”
觀眾:臺詞不“冷”不夠犀利
導(dǎo)演:增加夸張無厘頭元素
老版《編輯部的故事》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嬉笑怒罵中恰到好處的針砭時弊,主要以王朔的語言風(fēng)格為基調(diào)。有觀眾認為“當(dāng)年的冷面幽默沒有了,新編輯部成員的語言都變俗了,再沒有老編輯部的犀利深刻”。
鄭曉龍認為,現(xiàn)在的觀眾笑點高了,以前以冷幽默為主的樣式已經(jīng)不夠。新版在幽默的基礎(chǔ)上,使用各種各樣的喜劇元素,比如說黑色幽默、相聲段子還有載歌載舞等等,甚至運用了很多夸張的、無厘頭的元素。鄭曉龍說:“現(xiàn)在的編劇很難達到王朔的水平,模仿也困難。后來我干脆解放思想,保留語言幽默感,再把各種喜劇樣式都放進去。我相信創(chuàng)新性、喜劇性、帶有話題性的東西,年輕人都會喜歡。一部劇,總會有人喜歡也會有人不喜歡,即便是《甄嬛傳》也是這樣。而老版 編輯部 剛播的時候也有人拍磚,認為不夠真實,編輯部哪能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光耍嘴皮子的。”
觀眾:肢體語言夸張不適應(yīng)
導(dǎo)演:懇請大家觀看放輕松
熟悉了老版《編輯部的故事》冷幽默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新版的喜劇風(fēng)格完全不同了,既有無厘頭、黑色幽默,又有荒誕劇、音樂劇的影子,肢體語言十分夸張,這樣的改變讓很多觀眾大呼不適應(yīng)。
鄭曉龍懇請觀眾在看這部劇的時候要放松心情,“看這部劇需要觀眾的幽默感來配合。我這次沒有一本正經(jīng)地講故事,也請觀眾不要一本正經(jīng)地去看。”鄭曉龍強調(diào),動作夸張并不是雷,“故事情節(jié)都是合理的,只是在表現(xiàn)形式上夸張。喜劇樣式必須改變,觀眾不同了,你沒有更有意思的招,很難把觀眾逗樂。以我的觀影經(jīng)驗,《武林外傳》剛出來那會兒我也不接受,但慢慢看下去我還追著看,覺得特好看?,F(xiàn)在剛播了幾集,很多精彩的臺詞都在后面,我有信心,這個劇播出后會產(chǎn)生很多流行語。”
觀眾:廣告植入太多又生硬
導(dǎo)演:自認做得巧妙不雷人
《新編輯部故事》的廣告植入從第一集開始就輪番亮相熒屏,比如第一集的某品牌牛奶,一位在超市搶購的阿姨拎著一箱牛奶大喊“只要牛奶不要書”,在第二集中,《人間指南》改版為《WWW》,編輯部搬進了新辦公室,黃海波一進辦公室就打開了電視機,屏幕上赫然出現(xiàn)某品牌,隨后是黃海波的一聲驚嘆:“喲,是云電視呀!”雖然劇中也安排了雜志社眾人直接對黃海波吐槽“你搞得好像廣告植入似的”,以化解電視機前觀眾的質(zhì)疑,但觀眾仍然大喊“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