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院線“血腥”程度比春節(jié)檔還兇悍,前有奧斯卡最佳《綠皮書》溫暖上映,后有最佳男主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準備來收割所有樂迷的錢包。上周末,兩部文藝片《過春天》《陽臺上》同步上映,巧合的是,王小帥的新片《地久天長》也于上周在南寧超前點映,并將于3月22日全國公映。三部文藝電影的表現(xiàn)如何,還有待票房市場的檢驗。
《地久天長》
上映時間:3月22日
王小帥導(dǎo)演的新作《地久天長》雖然要3月22日才正式上映,但在上周,電影已經(jīng)在全國超過205個城市進行了提前點映,南寧也有很多觀眾和記者一樣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
指針向前撥動一個月,《地久天長》今年2月在柏林電影節(jié)臨近末尾的時候如約登場,而在這部影片放映之前,國際影評人還普遍認為,今年主競賽單元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多的佳作。而當177分鐘的《地久天長》放映結(jié)束時,無一人離場——在場的中外觀眾起立鼓掌,由衷地為影片喝彩。該片雖然與最佳影片獎擦肩而過,但是同樣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影片成為繼2011年《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2015年《45周年》之后,又一部同時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員獎項的影片。男女主演王景春和詠梅的表演獲得了評委會的高度認可,這是中國演員首次包攬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男女主角獎項——銀熊獎。
《地久天長》講述了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心生間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南方,相隔30年后再度聚首。時代洪流下,每個人都歷經(jīng)滄桑,秘密也終因年青一代的坦蕩而揭開?!兜鼐锰扉L》時長盡管長達三小時,可劇情并沒有讓觀眾感到漫長,相反觀眾完全沉浸在故事當中。我們關(guān)心這些角色的命運,參與著他們的成長、分別以及最后在情感上具有毀滅性的結(jié)局中重聚的過程。影片逼真地還原了20世紀80年代的時代質(zhì)感,喚醒眾多觀眾久遠的溫馨回憶。
作為跨度達30年的講述,影片頗有民族史詩氣質(zhì),它囊括了20世紀80年代初,直到今天的全國性大事件。作為中國觀眾,根據(jù)氛圍和時代標志性的道具參照,可以領(lǐng)會到時空的頻繁跳轉(zhuǎn)。中國年青一代的父輩都或多或少經(jīng)歷或者受到過同樣歷史事件的影響,因此會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使得故事對國人來說尤其具有獨特的情感力量,《地久天長》極可能是王小帥作品中最有普通觀眾緣的一部。即便故事的“中國性”可能并不能為世界其他國家的觀眾所深刻理解,但影片普世的情感價值卻打動了無論來自哪里的觀眾:那是小人物在悲劇無奈的境遇下又努力生活的堅韌,是面對大時代卑微卻不失尊嚴的感動。
在豆瓣電影,《地久天長》的評分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了1萬人,目前的評分為7.8分。
《過春天》
上映時間:3月15日
電影《過春天》的導(dǎo)演白雪,主演黃堯、孫陽,知名度都不高,反而配角倪虹潔、廖啟智名氣更大些,不過好在影片監(jiān)制為田壯壯,趙薇、范冰冰、陳坤等明星已自發(fā)為其助力宣傳,而該片口碑也不錯,豆瓣評分8.0分。該片之前還未公映,就已斬獲第2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
而讓觀眾覺得好看的原因之一就是該影片的劇情,從內(nèi)容上來說,《過春天》擺脫了以往青春類題材影片的惡俗套路,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加真實,并且女主角身上交織著深圳、香港兩岸人的文化印記,能引起一小撥觀眾共鳴。《過春天》由導(dǎo)演白雪親自編劇,講述16歲“單非”女孩佩佩,因想和閨蜜去日本看雪,走上“水客”道路的故事,在少女心里,賺錢養(yǎng)家不是大事,完成夢想才是她們最重要的心事,這樣的故事安排非常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24歲的黃堯出道后,僅參演了兩部影視劇,就被《過春天》相中擔任主角,可以算得上是個新人。而同為新人的還有男主角孫陽,孫陽在片中飾演阿豪,也是個水客,他是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而對香港的文化等方面都很熟悉的孫陽,對阿豪這個角色拿捏準確,并且能快速進入角色。
當然了,一部影片怎么可能全是新人呢,作為平遙國際電影節(jié)的獲獎影片,《過春天》中的配角幾乎都是戲骨演員。比如曾多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廖啟智,他在片中飾演佩佩的父親勇哥;演技顏值雙在線的倪虹潔,飾演的是佩佩愛打麻將的母親;而被觀眾喜愛的香港演員江美儀則是片中水客的頭目花姐,這樣的陣容可以說是很強大了。值得一提的是,陣容這么強大的戲骨演員,很多是自降片酬出演該片,話說回來,這一點也能想到,對于一個新人導(dǎo)演新人主演的影片,他們的經(jīng)費應(yīng)該是有限的。
《陽臺上》
上映時間:3月15日
《陽臺上》由張猛執(zhí)導(dǎo),周冬雨特別出演、王鏘領(lǐng)銜主演,截至昨日21時豆瓣評分6.2分。該片講述了父親在拆遷中被逼死的男主張英雄,在“復(fù)仇”過程中對周冬雨飾演的“仇人”女兒產(chǎn)生復(fù)雜情愫的故事。由于周冬雨也參與該片的投資,所以在宣傳上也是非常賣力,可惜影片上映后,觀眾普遍感覺晦澀難懂,3月16日盡管全國有13020場的排映,但由于上座率墊底只有5%,兩日累計票房僅297萬元。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陽臺上》并非是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雖然涉及拆遷、生存、弱者相殘等社會的真實寫照,但這并非是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影片想要透過現(xiàn)象,來引發(fā)觀眾的思考,電影中包含了很多哲學(xué)觀點,而這正是與商業(yè)片不同之處。
張猛導(dǎo)演的上一部作品是《鋼的琴》。盡管這部影片在當時的票房很一般,但口碑卻很好,張猛導(dǎo)演也因此圈粉無數(shù)。此次,張猛導(dǎo)演再次將鏡頭聚焦到小人物的身上,足見他身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實主義關(guān)懷。當很多影片、導(dǎo)演、演員都在追求“大”的時候,張猛導(dǎo)演卻不愿意趨之若鶩、隨聲附和,依舊堅持自己的小人物、大情懷,真的是中國電影市場中的另一種存在。而從電影市場的發(fā)展與完善來看,張猛這樣的導(dǎo)演也是不可或缺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少年不彷徨,《陽臺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青春色彩,總有一種能與你的過往或現(xiàn)在的青春撞色。也因此,就不難在《陽臺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聞到現(xiàn)實的味道,找回昔日的記憶,追尋美好的未來。(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