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根據(jù)作家嚴歌苓的長篇小說《陸犯焉識》改編的、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歸來》將在全國公映?!稓w來》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初,少女丹丹(張慧雯飾)為主演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不惜傷害母親馮婉瑜(鞏俐飾)的情感,出賣了出逃勞改農(nóng)場的父親陸焉識(陳道明飾)。3人用一生時間面對自私與大愛、傷害與寬容、靈魂出賣與內(nèi)心救贖、平淡生活與濃烈情感等種種糾結(jié)。日前,張藝謀接受了記者采訪。
為什么用“歸來”這個樸素的名字?張藝謀說,電影名字基于作品內(nèi)容。電影《歸來》有幾個主題:一是摯愛。馮婉瑜摯愛丈夫陸焉識,但受到多重刺激后終于患失憶癥。陸焉識明明已經(jīng)歸來,就在馮婉瑜身邊,卻天天陪她等候那個虛構(gòu)的陸焉識。她一生無望的堅守,使觀眾感受到一種普通人的生存的力量——許多化解不了的痛苦,普通人就是這么過的。二是奉獻。陸焉識為了陪伴妻子,寧愿丟失自己,無怨無悔。三是重建。“文革”使親人成仇,改革開放,人性復萌。陸焉識與出賣他的女兒需要重建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需要重建信任,人的內(nèi)心需要重建一座以倫理、信仰、信任、道德為磚石的城。“歸來”正合“人性復歸”之意。
張藝謀說,電影有一個情節(jié)耐人尋味:當?shù)さす淖阌職庀蚋赣H道歉時,父親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沒事兒,我都忘了。”強烈的反差產(chǎn)生巨大的戲劇張力。“懺悔、理解、寬容、原諒,這些抽象的詞句對一個歷經(jīng)風雨的家庭來說,都是通過很具體的事情來表達的。如,舊怨不再提了,‘她那時還是孩子’。這種微妙,正是我想要表達的。”
陳道明、鞏俐的名字被張藝謀提及多次,并不惜溢美之辭,如“他們是最好的、最一流的演員”,“我們的配合非常默契”,“他們在電影中有藝術(shù)創(chuàng)新、亮點多多”等。張藝謀說,在看起來“無戲可演”、“無技可施”之時,把握人物內(nèi)心最深層的情感震蕩,這是需要功力的。“但他們做到了。”
這是張藝謀拍攝的第二部涉及“文革”的電影。“這可能和自己的個人體驗有關(guān):那時候我16~26歲,出身不好,感到壓抑,現(xiàn)在‘文革’對我、對社會仍存留后遺癥。”更重要的原因是,作為藝術(shù)家的他需要面對社會問題和社會癥結(jié)。張藝謀說:“社會現(xiàn)在是不是有‘文革’后遺癥?如,信任危機,公共道德缺失,等等。在我印象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國家一窮二白,但公眾謹守社會公德,人們有愛心、具有道德感。現(xiàn)在,當我們討論‘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孩子被碾該不該管’的時候,我感到苦澀。‘文革’把一切打碎了?;蛟S‘文革’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德行的顛覆正讓我們自食苦果。因此更需要重建民族精神的家園。”
張藝謀說:“以此看來,《歸來》有其積極的意義。因為,它既表現(xiàn)了普通家庭在‘文革’中的傷痛,也表現(xiàn)了人性重建的積極態(tài)度。生活永遠在繼續(xù)。”
自2005年以來,張藝謀從《千里走單騎》、《滿城盡帶黃金甲》到《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再到《金陵十三釵》和《歸來》,其復雜的藝術(shù)呈現(xiàn)與其思想認知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張藝謀說:“選擇題材的偶然性大于必然性。”他說,不久前,在《歸來》的看片會上遇見美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正在4部電影中徘徊,不知先拍哪一部。張藝謀頗為羨慕,因為“中國導演永遠都在等米下鍋”。“選擇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虧得文學策劃周曉楓的推薦。如果再晚幾天,版權(quán)就可能搶不到了。” (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