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弘揚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堅守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舉辦的“網(wǎng)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提出的七條底線,近日,中國青年網(wǎng)聯(lián)合北京火石羽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德腰痛寧愛心基金會等拍攝制作的以《暖》為主題的系列公益微電影在京開拍并將陸續(xù)上映。該系列微電影以真實人物為原型,以期喚醒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傳遞正能量。
《我本善良》、《把媽媽“買”回來》是該系列微電影中的兩部作品,由我國著名編劇、導演張偉克編劇,著名導演呂光執(zhí)導,并把目光分別投向了進城務工的農(nóng)民工群體以及山區(qū)里的留守兒童。兩部影片分別以“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請給6400萬留守兒童多一點關愛”為主題,呼喚大愛傳遞正溫兆倫首次出演大陸警察,農(nóng)民工再現(xiàn)“我本善良”
《我本善良》講述的是進城農(nóng)民工李萬金因助人為樂卻沒留下姓名,而引發(fā)了一系列誤會的故事。影片由執(zhí)勤的蘇警官、于警官接到一通報案電話展開,并隨著兩位警察的調查層層深入。
報案人林建軍的母親在獨自外出時暈倒,被陌生人送到醫(yī)院。林建軍并不知情,猜測老人是被車碰撞所致,希望警方幫忙找到肇事“嫌疑人”。經(jīng)過蘇警官和于警官的調查發(fā)現(xiàn),老人是在過馬路時不小心摔倒,被正巧經(jīng)過的好心農(nóng)民工李萬金送到醫(yī)院,他在找工友湊完醫(yī)藥費后默默離開了醫(yī)院,沒留下姓名。警察將李萬金帶到醫(yī)院與林建軍相見,林知道真相后,感激地拿出幾萬元遞給李萬金,李萬金只從中拿走了自己墊付的醫(yī)院押金。
香港著名影星溫兆倫在本片中扮演蘇警官,此次出演的公益微電影恰巧與他在1989年出演的電視連續(xù)劇《我本善良》同名,也是溫兆倫首度出演大陸警察。影片中,蘇警官很敬佩農(nóng)民工李萬金的好品質,現(xiàn)實中,溫兆倫也是如此,“農(nóng)民工是我的朋友,他們要從老家跑老遠,到大城市去拼搏,會失落,有失敗,能吃苦,不吭聲,謙卑有禮貌。”農(nóng)民工一直在為生存積蓄價值,溫兆倫希望社會能夠以公正的眼光看待農(nóng)民工群體。
影片主題為“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希望喚起社會互幫互助的正能量。溫兆倫呼吁“人與人之間都會有愛,愛不能藏在心里,我們需要把愛拿出來。”
溫兆倫一直積極參投公益事業(yè),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參與公益活動,與他人不同,溫兆倫更多的是以匿名的方式幫助其他人,“大家都是公平的。參與公益的事情不想留名,不需要感謝。當我需要時,我也希望有人能幫我。”他還表示“我希望我身邊的朋友都能團結起來,一個人的能量是不夠的,我們要一起做好事,要做公益的事。”
6歲男孩撿瓶子掙錢,要把媽媽“買”回來
《把媽媽“買”回來》在公益微電影【暖】系列中又名《暖風》,講述的是留守兒童洪波撿瓶子換錢,天真地想“買回”和父母團聚一天時間的故事。該片以“請給6400萬留守兒童多一點關愛”為主題,故事由雨中寫生的女畫家紫赫與洪波的相遇而展開,并通過女畫家的視角展現(xiàn)了留守兒童的生活。
剛剛上小學的洪波,父母外出打工,與爺爺相依為命。洪波家里面的一個墻角堆滿了瓶子,這些都是洪波撿來的,算是他的小秘密,他每天的生活除了上學就是撿瓶子,已經(jīng)堅持了四個月零三天,共793個瓶子。小洪波期待著用這堆瓶子能換來一筆錢,用這筆錢把爸爸媽媽買回來,哪怕只有一天。
在片中飾演留守兒童的楊硯鐸,今年六歲,對飾演不同身份的同齡人,他也小有體會,“希望他們的爸爸媽媽不要離開他們,讓他們高興,過好的童年。”
飾演紫赫的李黎此次是本色出演。身為三歲孩子的母親,由于李黎經(jīng)常外出拍戲,幾個月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是常事,所以對留守兒童和他們父母的境遇深有感觸和體會,“去年工作很繁忙,一百多天沒看到孩子,覺得心如刀割。留守兒童的家人都去打工,家里的日子可能過富裕了,但是孩子怎么辦,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的出發(fā)點應該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