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在商州區(qū)沙河子鎮(zhèn),提起柴灣村手工掛面,于文濤的名字無人不曉。就是這個樸樸實實的農(nóng)家漢子,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做掛面,他們家的手工掛面成了商州城區(qū)人們喜愛的面中美食。
剛剛40出頭的于文濤出身于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給生產(chǎn)隊里吊掛面。揉面、醒面、吊面,整個過程非常辛苦,父親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小文濤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給父親當下手,和面、揉面、搓條子、上桿子,這些吊掛面的活兒他很快就學會了。由于父親常年勞累,積勞成疾,在他10歲那年,父親帶著對全家人的無限牽掛去世了,這給窮苦人家出身的小文濤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于文濤初中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務農(nóng),為了生活,他曾跟著一位匠人學做油漆工。結(jié)婚后,他便在母親的指導下吊起了掛面。
吊掛面是個又苦又累的活計,揉面不僅需要很大力氣,而且要有耐性和韌勁,盡管他瘦小單薄,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下來。
吊掛面最重要的是選優(yōu)質(zhì)的面粉,面粉要有筋絲、有彈性,這樣才能保證做出好掛面。吊掛面的第一步是和面,和面時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適合。于文濤反復實踐,不斷摸索,在經(jīng)歷過多次失敗之后終于掌握要領(lǐng)。揉大面團需要半個小時,雙手不停地搗面、搓面,翻來覆去地揉,力求讓大面團均勻、光滑,然后將揉好的面團放入大瓷盆中“醒”面,春夏季“醒”面需要2至3個小時,秋冬季需要5至6個小時。一般到第二天凌晨4點,當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于文濤夫妻倆早早就起了床,開始再次揉面,兩人配合默契,不停地翻轉(zhuǎn)、揉、抻,將面團揉均勻了,放到大案板上,用大木杠子壓平,用大刀將面團切成粗條,兩人雙手麻利地將粗條搓得粗細均勻,然后盤入大瓷盆內(nèi)蓋嚴實,讓第一次搓好的面條再“醒”一至兩小時。接下來進入第二次搓條,第二次的面條搓得比第一次細多了,一邊搓一邊盤到大瓷盆里進行第二次“醒”面,然后進入第四道工序——上桿子。上桿子時,將“醒”好的面條一邊從面盆里抽出來,一邊迅速繞到兩根掛面桿上,上桿子要將面條繞成8字形,防止吊掛面時面條粘連。上桿子完成了,先將面桿插到墻上的插桿孔,翻過來翻過去抻一抻,然后將上桿子的掛面放入面槽子里,蓋上棉被,再醒3個小時。3個小時后,進入下一道工序——“開”面。將上桿子面從面槽子里取出來,上到架子上,將面桿子插入高架子上的插桿孔里,兩手扶住面桿子悠著勁兒往下抻一抻,剛才還有筷子粗細的面條子漸漸變得細如發(fā)絲,在陽光下泛著白光,又細又均勻的掛面就吊出來了。最后,將預先準備的泥坨子掛到面桿子兩頭落地“定”面,至此,吊掛面的工序就全部完成了。
于文濤說;“要做好掛面,首先要把心放正,不但要材料貨真價實,而且哪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偷懶,投機取巧是吊不出好掛面的。”就這樣,秉承著鄉(xiāng)村手藝人的初心,于文濤20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掛面,讓更多的父老鄉(xiāng)親都能夠品嘗到地道的商州掛面。據(jù)了解,他家年加工手工掛面1萬公斤,年收入近9萬元,靠著吊掛面手藝,他供養(yǎng)兒子上大學,使一家人擺脫了貧困,過上殷實自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