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眼:2001年,中國男足首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那一年,曾被外界定義為中國足球的“拐點”年。但不幸的是,此后中國足球發(fā)展非但沒有拐向新的高點,反而跌至史無前例的冰點——聯賽充斥“假賭黑”,市場萎縮,青少年足球人口銳減,國家隊連續(xù)兩屆世界杯止步于亞洲區(qū)小組賽階段!
10年之后的2011年,中國足球開始呈現全新的局面:地產商大舉進入足球市場,廣州、北京等地的球市異?;鸨?、恒大俱樂部不斷引進天價外援,萬達集團宣稱投5億元支持中國足球,恒大集團欲出資10億元扶持中國青少年足球,眾多歐洲豪門球隊重現訪華高潮……人們不禁發(fā)問:中國足球是否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拐點”到沒到?要看“龍頭”戰(zhàn)績好不好
李斌:“拐點”原是高等數學的一個名詞,后來被用于形容事物發(fā)展的變化。“拐點”一般意味著人們看好事物發(fā)展背后的“增量”。用來說中國足球,應該表示大家都很看好中國足球的發(fā)展前景。當年甲A聯賽變成中超聯賽,應該成為中國足球的一個“拐點”,但遺憾的是,最終我們發(fā)現那只是換了一個稱呼而已,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質變。自從2009年年底刮起“打假反腐”的風暴以來,這兩年中國足球內外部環(huán)境都出現了很多新元素,可以說這是中國足球職業(yè)化17年來所面臨的一個大變局,中國足球也確實具備了“拐點”到來的一些條件。
張喆:以皇馬俱樂部日前訪華一事為例,皇馬此前曾在2003年和2005年兩次訪華,由于當時中國足球的大環(huán)境處于衰落周期,皇馬來訪純粹為了“圈錢”,是一種近乎竭澤而漁的“商業(yè)秀”。但皇馬這次來華的“銅臭味”大減,他們參與公開活動很克制,而且?guī)в絮r明的慈善元素并緊扣中國足球青訓的主題。
皇馬與恒大的友誼賽之所以能打出7比1的懸殊結果,完全是拜他們對比賽完全投入的專業(yè)態(tài)度所賜,這一點是他們上兩次來華時無法看到的。皇馬第三次訪華時發(fā)生轉變的內因,正是這兩年中國足球大環(huán)境的好轉。歐洲豪門球隊已不再用敷衍的心態(tài)僅把中國行當作淘金之旅,而是開始真正尊重中國的足球市場,愿意把他們的品牌價值觀與中國足球的自我發(fā)展需求聯系到一起。
馬德興:說“拐點”為時過早,還需要再觀察一點。當然,在現階段,至少像恒大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超聯賽的發(fā)展。至于中國足球,“龍頭”還是國字號隊伍,尤其是國家隊,國家隊在世界杯預選賽中如果依然無緣十強賽,就肯定不是拐點。
要如何改革才能帶來真正的“拐點”?
李斌:出現“拐點”的推手是資金和市場,但真正的“拐點”到來還得看中國在體育方面的改革。前兩天看到一條消息,說萬達想花錢送小孩出國留學,結果各地方足協都把好苗子藏起來,送一些球技一般的學生應付了事。為什么?就是為了城運會、省運會、全運會。在國外,培養(yǎng)青少年踢球的初衷可能也不是純粹為了足球,而是為了讓小孩迅速成才以換取名氣、財富。但在中國的大多數地方,培養(yǎng)孩子踢球卻是為了換取官員的烏紗。如果足協是純粹的民間組織,如果體育類官員的政績評定和職業(yè)化俱樂部成績掛鉤,我相信這種情況就能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張喆: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完全改變中國足球的體制,但我們可以改變觀念。比如在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上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激活各層級足球管理機構的能動性。據我所知,廣東足球界有一大群熱心人士和專業(yè)人才正在做這方面的推動工作。
中國足球需要標志性的成績才能算“拐點”。不是說幸運地打進一次世界杯或者奧運會就算,而是各級國字號球隊必須長期穩(wěn)定地進入各種亞洲和世界大賽的決賽圈,國內俱樂部必須長期在亞冠級別的賽事打進前三名。只有形象和實力在亞洲范圍內都具備無可爭議的競爭力時,我們才能說中國足球的“拐點”到了。
馬德興:在現階段,中國足球不可能有真的“拐點”,因為現行的管理機制、體系不變,中國足球就不可能有實質性進步。我覺得對于中國足球,不要大談“體制”問題,因為中國足球和其他行業(yè)一樣,都生存于中國這個大社會中,單單要求變革中國足球的管理體制是不現實的,但中國足協、足管中心的內部管理體系、管理機制是可以變革的,關鍵還是國家體育總局能否把中國足球置于“奧運戰(zhàn)略”之外、放飛中國足球!如果還是在奧運戰(zhàn)略下,中國足球不可能有任何質的飛躍。
沒房企“撐腰”
中國足球會怎樣?
馬德興:任何一個行業(yè)的企業(yè)投資足球,都有其自身的利益需求,這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眼下中國足球的發(fā)展獲得了必須的資金。地產退潮之后會如何?現在誰也不好估計,但相信會有其他行業(yè)的企業(yè)繼續(xù)投資足球,這是足球這個運動項目自身的特性和魅力所決定的。
張喆:假如房地產業(yè)退潮,他們在足球上的投資有可能減少或停止,但我認為中國足球的發(fā)展不會因此立即停步甚至倒退。前提是房地產企業(yè)對中國足球的投入不是花在惡性競爭上,而是用來打造符合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的良性基礎。恒大也好,萬達也好,他們目前的投入實際上都只是在改良中國足球土壤。一旦土壤改良完成,不論是否由房企堅持灌溉,中國足球都有望生長出健康的樹苗。
李斌:很多人都提出了“如果地產退潮,廣州足球將怎么辦”的問題,我想反問的是,如果房地產企業(yè)現在不進來,中國足球會怎么樣?我堅持的觀點是,如果中國足球連現在都沒有了,還談什么未來。如果在資金大潮的沖擊下,中國足球不能逐步完善為一個健康的行業(yè),那么只能說足球在中國確實“水土不服”。
廣州足球的復興能帶動“拐點”的到來嗎?
李斌:一只蝴蝶也可能也引起一場風暴,所以我始終認為廣州恒大的投入,還有萬達的重新回歸,都可能帶動“拐點”的到來。恒大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中國足球的慣有思維,現在依然有人批評恒大花數百萬美元買球員是浪費,是燒錢。但我們回頭想想,中國球隊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才能買來一些小有名氣的球員?這些錢是在為中國足球近20年來的無作為還債。
恒大讓人們認識到最重要的一點——足球是資本的游戲。尊重資本并依靠資本,是中國足球應該學習的事情。要底蘊?去學歐洲吧,沉淀百年后再來談足球這個話題。要崛起和拐點?就應該學習日本,學習恒大。
馬德興:恒大的刺激效應很明顯,這在今年中超第一階段比賽結束之后,不少球隊的引援、換帥等方面已經體現出來。恒大為中國足球在這一兩年的發(fā)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不能抹殺。但站在中國足球的高度,“一花獨放不是春。”只有當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個恒大涌現時,中國足球才會迎來春天。
張喆:過去10年,廣州足球最難得的一點是:無論發(fā)展多么曲折,始終沒有被廣州體育局和足協拋棄。廣州市體育局和足協在對待廣州職業(yè)足球發(fā)展的問題上早已把自己的功能從“管治”轉化為“服務”,去年的恒大和今年的富力,都是在這樣的機制下進入足球圈的。“恒大模式”是目前廣州足球復興的核心,也是中國足球未來出現“拐點”的主導力量。但如果沒有廣州這樣寬松而優(yōu)越的發(fā)展環(huán)境,恒大足球也不可能存活太久?。◤V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