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商人是懷揣藝術理想去打造一個公共文化平臺的藝術家,有的商人是以藝術之名進行暗箱操作獲取利益的漁利者……私人美術館在今日,似乎總與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私人美術館館長是商人還是藝術家?蘇州市張辛稼藝術館負責人卜琪明的回答是:“熱愛藝術的商人。”蘇州市圓通美術館館長的回答是:“研究藝術文化的商人。”蘇州市本色美術館館長陳翰星(微博)的回答是:“推廣藝術文化的商人。”回答雖不盡相同,卻有同樣的一個詞商人。因為熱愛,他們鎖定了私人美術館;因為藝術,私人美術館對 “商人”的身份又有了另一種定義。
忠于藝術本身
在采訪陳翰星的過程中,陳翰星反復用“忠于藝術的學術性”來形容自己對本色美術館未來發(fā)展的要求。這位身著一身素衣的館長,看似很普通,其實他不簡單,用他的話說“香港有很多報刊雜志報道過他的商業(yè)成就”。
陳翰星藝術系科班出身,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較早經(jīng)商的人。談及藝術文化推廣和建筑設計,他的見解深刻而獨到,侃侃而談間流露的是為推動當代藝術發(fā)展而不計回報的無限熱情和投入……
“等會去買一些點心,再去準備杯子,今天晚上有展覽。”陳翰星告訴記者,本色美術館將有兩把古琴展覽。一把名為松雪琴,是北宋時期的仲尼式古琴;另一把名為聽松琴,是清末時期焦葉式古琴。同時,我國知名古琴演奏家茅毅和南音樂器演奏家曾家陽將演奏《陽關三疊》、《梅花三弄》等多首經(jīng)典曲目。“這樣的活動還不是很大,不算太忙。”陳翰星對本色美術館的展覽很重視,無論是大展覽,還是小活動,他總是親歷親為。
“本色美術館一直在虧,之所以能堅持到現(xiàn)在,是因為我背后有其他一些產(chǎn)業(yè)給予支撐。”陳翰星坦言,要是沒有這些產(chǎn)業(yè)的支撐,本色美術館現(xiàn)在應該倒閉了。“這么些年下來,經(jīng)歷了很多困難,也曾想過要放棄,但是始終不舍。”陳翰星告訴記者,創(chuàng)辦本色美術館,家人沒有一個人支持他的,之所以走到現(xiàn)在,源于熱愛。
他有不少朋友問他為什么不發(fā)展一些相關藝術產(chǎn)業(yè),而他總是這樣回答“要保證學術的純正”。在他看來,藝術的純粹、學術的公正比什么都重要。
一邊藝術,一邊商業(yè)
“商人與私人美術館是分不開的,要保證私人美術館健康可持續(xù)的運行,必須有商人才行。私人美術館離不開資金,更離不開商人運營的智慧。”高炳鑫認為,商業(yè)支持美術館,沒有了商業(yè),就沒有新的藏品,藏品在傳播,私人美術館的文化也在傳播。
高炳鑫并不避諱談商業(yè)問題,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能力去經(jīng)營商業(yè)的話就沒有能力經(jīng)營私人美術館;而有能力經(jīng)營美術館,使之成為一種力量去支持商業(yè)的時候才能讓私人美術館發(fā)展得更好。
在采訪的過程中,高炳鑫的手機不時響起。有的是咨詢他玉器鑒定的,有的是看中館中藏品的……“稀有藏品我是不會轉(zhuǎn)讓的,它是無價的,這些藏品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高炳鑫說道。
“圓通美術館運營狀況良好。”高炳鑫表示,私人美術館在擔當社會責任的同時,藝術品交易在陽光下運行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收獲一個朝陽產(chǎn)業(yè)。不過,他也表示,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確需要不斷地完善與規(guī)范,私人美術館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高炳鑫有同樣看法的是卜琪明,雖是一個80后,但對于張辛稼藝術館的發(fā)展,他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商人有資本,為了藝術理想,不在乎虧損,但是對于一個年輕人而言,我虧不起。”卜琪明表示,私人美術館可以一邊藝術,一邊商業(yè),兩者可以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