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狹義地說是雄性的象的獠牙,廣義地也可以指其它動物(比如猛犸象、河馬、野豬、海象、鯨等動物)的獠牙或骨頭。象牙往往被加工成藝術(shù)品、首飾或珠寶,此外它還被加工為臺球球和鋼琴鍵,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原材料。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為材料的雕刻工藝及其成品,是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shù),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shù)。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而象牙雕刻藝術(shù)品,以堅實細(xì)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zhì)地,精美的雕刻藝術(shù),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
中國象牙雕刻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始于新石器時代。早在舊石器時代,居住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裝飾品而隨葬?!妒酚?middot;微子世家》已記載:“紂始為象簪。”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制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
【真?zhèn)舞b別】
一、觀察象牙本身的顏色和斷裂紋。象牙雕刻藝術(shù)品的表皮都會老化。年代久了,表面就開始泛黃,再由淡黃逐漸變成姜黃、深黃,直至淺棕色。并且,同一件象牙器上,顏色還往往深淺不一。伴隨著色澤的變化,有的器物表面,還會出現(xiàn)一根根短頭發(fā)絲樣的淺紋,我們稱之為“雀絲”。牙器的年份愈久,雀絲就愈多、愈黑、愈深和愈長,進而就會表現(xiàn)出裂紋。作偽者做舊的象牙器物,表皮有色卻無光,無包漿,雀絲的裂痕亦不自然,嗅之,有一種煙嗆味。
二、從雕刻品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來判別。如清初雕刻的觀音像,衣紋線條簡練,有明代牙雕的遺風(fēng)。由于深淺刀法并用,圓渾而挺拔,衣著線條下垂而坦然,給人以沉穩(wěn)的感覺。近代仿制的觀音像,衣紋線條繁復(fù),立體感不強,刀法也軟弱。
三、注意舊料新雕。所謂“舊料新雕”,就是用舊的牙器,改雕成“古代名品”,或舊的牙器有損壞,取其一部分改頭換面,用來充當(dāng)古代的牙雕制品。對此,我們可以從材質(zhì)、工藝兩個方面做出鑒定。
四、款識辨析。關(guān)于款識辨析,除了要注意“后加款”的作偽方式,還應(yīng)該警惕以假冒真,尤其是對有落款的名家牙雕作品。如清末民初的微雕家于碩,他的書刻不僅清新秀麗,且氣勢連貫,像是一氣呵成。目前,于碩的作品也有仿冒的,仿冒品的微刻,字形欹斜,運刀偏直,筆畫粗細(xì)一致,與真跡有很大區(qū)別。(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