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成多截的銅像、碎成一堆的唐三彩、殘缺不全的壁畫……許多文物正如有待治療的“病人”,需要文物工作者“妙手回春”。這是中國文物大省陜西首次推出的,讓游人親自在專家指導下參與文物修復的活動,旨在提高公眾保護文物的興趣,為更多游人揭開文物修復的神秘面紗。
專攻青銅器修復的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員付文斌對參觀者說:“粉狀銹和鈣質(zhì)結(jié)構(gòu)物是青銅器的主要 病害 ,前者能像癌癥一樣擴散腐蝕器物,而后者嚴重影響器物的紋飾。大家用手動青銅器哪怕是一個片片,都要戴著手套,避免讓汗?jié)n沾染到器物上。”
根據(jù)“文物手術(shù)”計劃,青銅器的修復需要多個步驟。譬如,修復時需要先用人工、機械、化學試劑、激光等手段去除青銅器表面的污垢和病害,然后對殘缺斷裂部位進行校對和拼接。
付文斌說:“拼接和復形后,還要除去產(chǎn)生粉狀銹的氯離子,且配制溶液浸泡器物以延緩腐蝕,并用有機溶劑為其封護,即相當于給器物穿上外衣。游人可以參與的主要是對殘缺斷裂部位進行校對和拼接,因有些器型示意圖相對較容易些,只有專家才能動用化學物品等來完成修復。”
雖然只參與了“文物手術(shù)”的部分工作,喜愛文物考古類視頻節(jié)目的王榮認為,自己看過許多人類考古探奇的節(jié)目,一直有親自到野外進行考古實踐的愿望。“能親手動文物的機會實在太少,如今,這種愿望竟然在博物館內(nèi)實現(xiàn)了,親自動手讓人精神上跟大地和古人有了更直接的接觸,感覺很美很獨特。”
在古字畫專區(qū),專職古字畫修復的張蜓和邵永梅小心翼翼地將已粘貼修補好的于右任所書董振五墓志銘拓片整理壓平。目前,這一20多頁的拓本,她們已經(jīng)修復了一個月。
張蜓說:“這一拓本書畫紙張都很脆弱,一旦不經(jīng)心,就很容易弄爛。”由于化學試劑容易損傷紙張,所以選用傳統(tǒng)的糨糊粘貼破頁。“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滿手糨糊,每天得洗好多遍手。”紙質(zhì)文物的修復要求更嚴格,因此普通游客不能在這里親自動手。
文物修復是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之一,陜西歷史博物館內(nèi)37萬余件(組)文物也需要定期“體檢”,以盡力維持它們的最佳狀態(tài)。
陜西歷史博物館今年策劃舉辦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展,自8月20日開始至10月30日,將文物修復工作室、庫房都“搬”到了展廳,游客可透過玻璃近距離觀摩文物修復的全過程,部分陶器等少部分文物則可“親密接觸”。
陜西歷史博物館保管處主任韓建武介紹,本次展覽通過130余件金屬、陶瓷、石質(zhì)、紙質(zhì)、壁畫等材質(zhì)文物和相關(guān)修復信息,集中展示陜西歷史博物館歷年保護修復的文物和相關(guān)技術(shù)方法。
在現(xiàn)在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中,X光透視、顯微觀察、色度、離子色譜等各類高科技分析儀器都有應用。“3D打印技術(shù)也已應用于文物修復,此次展出的一件杯口缺失一角的文物就是通過三維掃描及快速成型技術(shù)完成修復的。”韓建武說。
雖然有高科技相助,但是文物修復工作中的一些繁瑣環(huán)節(jié)仍需要人力完成。據(jù)介紹,去年征集來的唐三彩碎成了304塊,經(jīng)過6名修復人員兩個月的努力,才完成復原。
展覽中的一座唐三彩駱駝已被修復完成,旁邊是它修復前碎成多片的對比照。來自遼寧營口10歲的小學生陳子軒對此驚嘆不已:“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都看不出來有修補的痕跡。”他的父親陳建華認為,做文物修復工作需要很好的耐心。
韓建武說,如果參觀博物館覺得不過癮,歡迎更多游客到西安來親身體驗陶器修復、文物拓印、古代壁畫制作等。(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