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馬伯庸一篇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讓河北冀寶齋博物館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熱點,博物館中年代穿越、造型奇異的藏品,讓人們連連驚奇,并直稱“毀三觀”。
屬村集體所有 村支書擔任館長
冀寶齋博物館位于河北省冀州市(縣級市)衡水湖畔南岸,由冀州市二鋪村興建,屬村集體所有,2010年7月正式開館。自1970年至今擔任該村村支書的王宗泉任該館館長。
據(jù)該館總顧問魏英俊介紹,這個博物館有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4萬多件藏品,是王宗泉近30年逐漸買來收藏的。魏英俊稱:該館有幾十件“元青花”,其數(shù)量之多、檔次之高,全國聞名。
記者采訪了河北省文物鑒定中心研究員、古陶瓷鑒定專家穆青。他說:“這個博物館正式開館前,我和另外一個專家去鑒定過一次,在館長王宗泉的辦公室和庫房放的東西沒有真的,都是現(xiàn)代新仿品。”穆青表示,他所看到的冀寶齋的藏品市面上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說:“我們看過展品,東西肯定都不對,那些元青花沒有真的。冀寶齋博物館自稱的元青花的數(shù)量比全世界的總量還多。他們說,你們官方不認,我們自己認。”
接受記者采訪時,魏英俊承認有些展品他們也無法確定真假。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他們現(xiàn)在還在收東西,有人給他們送。魏英俊說,現(xiàn)在已有收購網(wǎng)絡(luò),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
主管單位為市文廣新局
“冀寶齋博物館沒有在河北省文物局注冊,沒有走過手續(xù),不是正式注冊的博物館,他們自己弄個牌子就招呼起來了。”張立方說:“民間博物館正常應(yīng)在河北省文物局做展品的登記,說明文物合法來源等。”
“現(xiàn)在是他們自己在弄,他們自己在造勢,自己在編故事呢。”張立方說。
記者在冀寶齋博物館辦公室看到了由冀州市民政局2011年8月25日為其頒發(fā)的《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證書》,法定代表人是王宗泉,業(yè)務(wù)主管單位是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張慶振說,冀寶齋博物館建設(shè)的時候就沒有冀州市文化部門的手續(xù)。2007年建成以后,他們要該局按照在民政局登記注冊的要求為其提供補辦手續(xù)。
張慶振表示:“為其補辦手續(xù)時就只是做了一個初審,即有場地,有藏品。”
■ 追訪
“一年三四千學(xué)生來參觀”
在冀寶齋博物館大門上,記者看到,赫然掛著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衡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3A旅游景區(qū)等牌子。地方官員也表示,該博物館是一張地方文化名片。
魏英俊說:“我們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人類文明,是該博物館獲此殊榮的原因,近一年內(nèi)有三四千學(xué)生前來參觀,接受教育。”
那么這些牌子是否是真實的?記者10日分別致電河北省科技廳、共青團河北省委、河北省旅游局核實,他們確認冀寶齋博物館是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和國家級3A景區(qū)。目前他們正在開展核查當時評選材料等工作。
共青團河北省委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頒發(fā)牌子時,是地方推薦的,并沒有到實地去過,只是覺得這是個給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的場所。
河北省科技廳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審批程序首先是市科技局推薦,然后組織專家評審、考察,然而評委中就沒有搞文物的,都是搞科學(xué)的,專家去了就是聽介紹,對展品的真假沒有鑒別能力。專家的評價角度有問題,只是想把瓷器的制造技術(shù)和工藝進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