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送禮,有的以假充真,有的以真當假,不同目的,不同方式,各有各的道
文強收到的那幅張大千青綠山水畫,曾被鑒定價值高達364萬余元。4月14日上午,庭審質(zhì)證時,法庭最終采信了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關(guān)于此圖為一般仿品的鑒定結(jié)論。
古玩、名人字畫、高檔藝術(shù)品,甚至是國寶,被當作上貢的禮品,是時下非常流行的送禮方式。
暢銷官場小說作家浮石,在其成名作《青瓷》中,著重描繪了這一類“雅賄”怎樣在官場和商界間起到“溝通潤滑”的作用。
曾在藝術(shù)品拍賣行業(yè)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浮石,簡要概括了“雅賄”的“優(yōu)勢”:隱蔽安全、附庸風雅、充滿溫情。
“不過,‘雅賄’也是需要一個復雜鏈條來支撐的。在這個鏈條里,古董字畫本身只是一個個‘隱形的翅膀’。”浮石說。
送真古董的不多
“自古就有糧油一分利、百貨十分利、珠寶百分利、古玩千分利的說法。”鄭賀在北京天雅古玩城開了一家古玩店,專營玉器。30多歲的他入行將近10年。
據(jù)鄭賀介紹,這個古玩城里賣“老東西”(真古董)的并不多,有兩成就不錯,其余的基本都是贗品,而天雅古玩城在北京還算是比較正規(guī)的。
本刊記者在天雅看到,偌大一個古玩城,逛的人并不多。鄭賀解釋說,平時經(jīng)常來他家淘寶的,基本上都是熟客。“來我家買東西送禮的不多,因為我這賣的都是真古董,價格不菲。”
著名收藏家郭慶祥(微博),如今已是國內(nèi)收藏界領(lǐng)軍人物之一。 對于以古玩送禮,郭慶祥的看法是“自古如此”,不過是否送的都是真古董,“不好說”。
“中國的古董就這么多,哪這么容易就買到一件真品孝敬官員?”郭慶祥說,連他們這樣常年搞收藏的人,在市場上都很難淘到真正的古董。
鄭賀的觀點跟郭慶祥類似。“我們收老東西的方式就那么幾種,要么從市場上買,數(shù)量非常有限;要么從拍賣行買,但是拍賣行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真正頂尖的東西,所謂的鑒定也不可信;要么就從國外買回來。”
鄭賀說,他經(jīng)常托朋友從國外帶一些古玩,“但能買到的都是平常物件,好的早進國外博物館了。”
他曾經(jīng)幫一個商人朋友帶了一塊羊脂玉的佛頭掛件,標價上萬。鄭賀坦率地說,羊脂玉這東西,非專業(yè)玩家根本看不出它值多少錢,同一個地方出的,都叫羊脂玉,其實價值差距很大。
后來,他聽說朋友把這個掛件送給了某領(lǐng)導,“其實,真的沒有鑒定書上寫的那么高價值。”
浮石也說,一般層級的“雅賄”,以假當真的居多。
比如求人辦事,如果送禮人覺得這是個一次性的事情,那就極有可能找個假古董,再想辦法弄個鑒定書,標上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對方也不一定弄得清楚,事情還就辦了。
“這些自以為收了重禮的人,常常是掌握一定權(quán)力的官員,輕易也不好意思拿這些‘寶貝’去鑒定。等到行賄受賄事發(fā),這些東西被查抄以后,一鑒定才知道都是假的。”浮石說。
那么是不是這種“假東西”就完全是糊弄人,沒有經(jīng)濟價值呢?
鄭賀曾經(jīng)被一個朋友請去某領(lǐng)導家“鑒寶”,該領(lǐng)導的妻子擺了一屋子“古董”,讓鄭賀吃驚的是,沒有一件是真品。
當他把這一“噩耗”告訴領(lǐng)導時,對方沉吟了一下,鎮(zhèn)定地說:“沒事,假的也有處理辦法。”
“首先,假古董也可以叫藝術(shù)品,同樣可能以不菲的價格在市場流通;再者,假古董還有另外的多種變現(xiàn)方式。”鄭賀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