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則認為,市面上玉石的消費品種原本不多,加上近幾年玉石成為焦點,價格必然暴漲。有著多年寶玉石鑒定經(jīng)驗的劉平目睹了青島市場的發(fā)展,他介紹說,1992年青島寶玉石市場開始起步。當時在昌樂路開始有銷售低檔紅藍寶石的商家,雖然成色不佳但也引領了一陣消費熱潮。1997年,鉆石開始進入島城,立馬風靡市場并大熱至今。2002年后,翡翠開始在青島市場出現(xiàn),經(jīng)過10年培育現(xiàn)在成了最當紅的寶玉石產品。和田玉進入青島差不多在2005年,在2008年后越發(fā)受追捧。近年來,葡萄石、坦桑石、祖母綠、優(yōu)質紅藍寶石陸續(xù)進入市場。“現(xiàn)在消費的熱點都在玉石上,當然價格會推高。”劉平認為,隨著今后消費品種的多元化,喜歡什么的人都有,買什么的都有,上千倍的價格暴漲神話就不會多見了。
采訪中,還有人表示去年國家提高了進口玉關稅,玉石行業(yè)的加工工藝、人工費用等加工成本均較以前有較大幅度的上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玉石漲價。但這些因素顯然與玉價翻番的飆升關系不大。業(yè)內人士蔣先生說,玉價飆升與大戶囤積不無關系。市場上有很多大商戶十幾年間囤積了大量的玉料,他們之間形成一種默契,每年只向市場中投放一點點料,這就造成原料極為短缺。
百倍增值不鮮見
買玉石能不能升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jīng)歷。有人說一直在漲,有人說自己買的玉從沒漲過。
在一些資深藏玉人的口中,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2006年,資深玉石玩家回先生到淮南淘貨。他花了1200元買了3件和田玉,這3件玉器包括一個碧玉貔貅,一個古文牌,一個攜親訪友玉牌。結果第二年正趕上和田玉暴漲,一個玉牌就賣了5萬元,古文牌也被朋友要去,換了幾張名家字畫。而那件品相最好的碧玉貔貅,還在回先生自己手中。即便除去貔貅不算,增值幅度也接近百倍。
2000年,市民胡女士到緬甸買翡翠,5萬元買了4件送了4件。店家當贈品贈送的兩只鐲子,現(xiàn)在價格每只已經(jīng)過萬。而這5萬元買來的東西,總價值估算至少20萬元。
2008年,儲玉閣董事長儲漢明花7萬元買了2塊羊脂玉籽料,一直放在家中未動。今年年初在朋友中展示被人看好,非要18萬元買下,“跟著求了一個星期”,儲漢明都沒有賣。他估計,就憑現(xiàn)在的漲勢,這兩塊籽料不到30萬他絕不出手。
即便在珠寶玉石注冊質檢專家眼里,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劉平說,他的一個作家朋友在百盛買過一個翡翠掛件,花了3萬元。過了一段時間讓他來鑒定、估價,他認為市值已達到20萬左右。一方面是翡翠漲價,另一方面是商場存貨沒及時調價“賣便宜了”。“商場進了這個貨可能有幾年了,外界一直在漲,但商場沒調價。”劉平說,這就是業(yè)內俗稱的“撿漏”。當他的朋友得知自己買的掛件增值了好幾倍,高興勁兒就不用提了。
不過,這樣的故事還是少數(shù)。多數(shù)買了玉器的人,并沒有享受到10年10倍的增值。“去云南旅游好多次了,以前買過翡翠,還花了不少錢呢?”市民馬女士和丈夫七八年前去云南旅游[10.05 -0.50% 股吧 研報],花6000元買了3件玉器,當時每件都是要價上萬,在朋友幫忙下才砍下價來的,感覺成色品質也不錯。近兩年聽說翡翠一直在漲,馬女士帶著玉器到幾家玉器店找人估價,卻發(fā)現(xiàn)根本沒什么漲幅。“他們說我買的翡翠只能算普通貨里面成色好的,估價頂多七八千元。要賣還不到這個價,只能賣5000元。”馬女士坦言很困惑,玉石真漲價了嗎?自己手里的為啥不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