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同樣自稱在此屆展會上“奪金”的還包括河南信陽毛尖、福建坦洋功夫紅茶和釀造紅酒的煙臺張裕集團。
“千億茅臺”的必勝之戰(zhàn)?
“虛高”的品牌價值
“國酒之爭”持續(xù)發(fā)酵,茅臺“2012年半年度報告”也在此時出爐。
根據財報公布的信息,二季度預收賬款比一季度減少了17億元,比年初減少了30億元,僅為40.5億元,按照茅臺制定的年度目標,如果要完成規(guī)劃,下半年茅臺的收入要達到145億元。
“茅臺的中報低于預期,如果要完成年度目標,難度很大。”中投證券分析師柯海東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份起,茅臺開始逐步控量,力挺批零價,控量的范圍包括批條酒及部分經銷商,目的在于清理渠道庫存,而且直營店經營進度較慢。”
近年來,隨著經銷商結構的變化,“茅臺對零售終端的價格控制能力越來越弱,產品價格被節(jié)節(jié)炒高,但受益者都是中間環(huán)節(jié)的控制者,而非茅臺本身。”王宏介紹說,虛高的價格令茅臺承受市場壓力,遭到輿論質疑,也帶來了假酒泛濫的危機。
假酒屢禁不絕已成為茅臺的痛處,在反對茅臺“國酒”之稱的聲音中,就有以此為由的質疑。“假酒是地方職能部門的事,我們企業(yè)已經做了不少的努力了,但還需要地方公安、工商局出面處理,光靠企業(yè)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只能說盡我們的力量維護市場,減少假酒對品牌的危害。”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中層干部徐忠華解釋說。
“假酒會稀釋茅臺的品牌價值。”白酒營銷專家陳默分析說,茅臺近年來問題纏身,“葡萄酒、啤酒產品推廣不力,政府消費打壓趨嚴,渠道控制不力,庫存積壓過剩,量價齊跌,包括股價下行,都使茅臺不被業(yè)界看好。”
2012年上半年,茅臺價格持續(xù)下滑,資本市場反應也逐漸消極。肖竹青評價說:“茅臺只漲不跌的神話破滅了,大量囤貨代理商損失慘重,這也是囤貨茅臺酒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遭遇資金緊張拋貨低價傾銷所致。”
茅臺價格飆高,緣于經銷商的“炒作”。“他們直接從廠家拿貨,量非常大,而且價格便宜,一旦有幾個大經銷商結成聯(lián)盟,就可以造成一個城市或部分地區(qū)的產品壟斷,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然后他們借機囤貨,炒高價格,再陸續(xù)發(fā)貨出售,獲取最大利潤。”北京市鑫源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瑞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茅臺的高價并非是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的結果。
“所以茅臺的品牌價值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如何提升品牌價值,增加附加值,以更好地控制經銷商,抬高價格,并且保持資本市場的熱情,這就需要一個重磅炸彈。”陳默說,“‘國酒’商標顯然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必勝”之戰(zhàn)
“本來茅臺一直被稱為‘國酒’,結果申請商標受阻,成了虛假廣告,同時那么多‘國’字號冒出來,讓茅臺的地位和美譽度都很受沖擊。”陳默表示,茅臺注冊“國”字號備受爭議,主要是因為觸動了其他企業(yè)的利益。“國家商標局不允許企業(yè)使用近似商標,所以一旦茅臺‘國酒’商標獲批,其他‘國’字號企業(yè)的品牌很可能都不能用了,至少威力大減,因為‘國酒’最大,其他‘國’字號都沒有意義了。”
10年前,茅臺的政治淵源、外交故事家喻戶曉,但隨著近年來各大酒企在品牌營銷上的積極造勢,茅臺的故事已不再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