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存滿,10月1日起,請家屬自行安排逝者骨灰存放。”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從本月1日起,八寶山革命公墓暫時無法接收逝者骨灰存放。明年6月北院新的骨灰廊和墓地建成后,家屬再按審批順序選位存放。
近800骨灰盒已擠滿臨時存放室
北青報記者昨天在革命公墓門口看到,一塊告示牌上注明:“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經(jīng)存滿,無法繼續(xù)接收逝者骨灰。自10月1日起,請家屬自行安排骨灰存放。北山骨灰廊工程預計2014年6月完工,屆時將按照審批的時間順序,通知家屬辦理選位。”
工作人員解釋,因為臨時存放室已經(jīng)放滿了,“可以先辦審批、排號,骨灰暫時放在家里,明年北院建好了,會電話通知家屬過來選位。”革命公墓辦公室一名負責人透露,臨時存放室體積有限,已經(jīng)被放滿,“目前放了七八百個都是按順序審批過的,公墓暫時不能再接收了”。
司局級以上干部可入革命公墓
八寶山革命公墓《業(yè)務辦理須知》顯示,骨灰存放范圍為司局(師)級以上干部(包括工資改革前的行政十四級以上干部)。“簡單說就是組織部門任命的局級、部隊的師級以上的干部,都可以申請。”北京市殯葬管理處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解釋,“只要級別夠,一般申請了都能審批通過。”
資料顯示,1951年頒布執(zhí)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暫行規(guī)則》規(guī)定,犧牲或積勞病故的革命軍人和革命工作人員,經(jīng)過申請批準后,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而干部的級別,最初定為“縣級以上及革命軍人團級以上”。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范圍由縣團級調整為司局(師)級以上干部。
曾多次改擴建 現(xiàn)每年增靈位上千個
八寶山革命公墓占地150畝,公開資料顯示,為節(jié)省空間,公墓歷史上曾多次擴建骨灰墻。從上世紀70年代首次建造骨灰墻,到2006年公墓擴建出東院,可安放6800多個骨灰盒,供使用六至七年。今年初,東院骨灰墻達到飽和。9月初市規(guī)劃委公示了革命公墓北院的規(guī)劃圖,新建的北院面積達17.6萬平方米,長達620米的骨灰廊可提供10020個骨灰龕位。
“現(xiàn)在每年存進公墓的骨灰盒在1000個左右。”革命公墓辦公室這名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誰都不會放棄這個權利,這也是一種榮譽。”他介紹,民政部、市民政局都下發(fā)了提倡生態(tài)安葬的文件,革命公墓也大力提倡生態(tài)安葬。“北院具體新建多少生態(tài)墓地還沒定,但肯定會盡量少修墓地,節(jié)省空間”。 (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