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實施〈地名管理條例〉辦法》近日施行。該辦法明確指出:地名不得使用外文譯寫漢語地名。
“中英混搭風”鬧出笑話
關于中國的地名究竟該用英文翻譯還是漢語拼音的問題,社會各界一直存在爭論。而由于地名翻譯標準不統(tǒng)一,也鬧出過許多笑話。
位于成都高新區(qū)的地鐵“孵化園”站英文翻譯為“Incubation Park”,讓人直接聯(lián)想起“母雞孵蛋的地方”,而不是高科技產(chǎn)業(yè)園區(qū)。四川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在該省今年“兩會”上提出此事,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有網(wǎng)友認為,這么翻譯沒什么問題,硅谷那些孵化器公司也用這個詞,只是習慣用的是Business incubator(商業(yè)孵化器)或Incubator(孵化器),而不是Incubation(孵化)這個名詞。
近日,有網(wǎng)友發(fā)微博稱,從成都火車北站開往雙流機場(候機樓)的大巴300路車身上的起點和終點提示,把“候機樓”翻譯成“hou machine building”漢語拼音加英語直譯,有明顯的翻譯錯誤。該微博引起了眾多網(wǎng)友圍觀吐槽。有網(wǎng)友稱:這中式英語,太牛了。難道是最新的漢英混搭風么,太無語了!
其實,地名翻譯上的混亂、“中英混搭風”在我們身邊并不少見,只是許多人熟視無睹罷了。
多數(shù)專家贊成用漢語拼音
如果說對于“鐘樓”究竟該翻譯成“Zhong Lou”還是“Bell Tower”,還有一些討論的價值,那么地名翻譯中的“中英混搭風”則實在有些欠妥。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地鐵站名的翻譯并不統(tǒng)一,“XX Station”與“XX Zhan”的翻譯方式并存,顯得有些混亂。對于這些問題,相關領域專家也有不同的意見。
西安地鐵所有的站名翻譯均采用漢語拼音。陜西省翻譯協(xié)會主席安危認為,這樣做既不方便外國人,也不利于宣傳西安。他說:“西安的有些地名是著名的文物古跡,應該沿用約定俗成的譯名,如鐘樓Bell Tower,大明宮Daming Palace,而像航天城等顯示西安的重要性和建設性的地點,翻譯成英文專屬名肯定比漢語拼音更能讓外國人接受。”
西安地鐵相關人員回應并解釋說,他們曾先后組織有關單位對英文標識的翻譯工作進行過研究。根據(jù)2008年發(fā)布的《地名標志國家標準》要求,西安地鐵一、二號線英文站名全部采用大寫漢語拼音譯法。西安地鐵英文站名的翻譯曾上報給省民政廳,并通過了專家評審。西安市語言辦也認可這種翻譯,因為大寫拼音譯法是國家標準,也符合國際慣例。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教授、博士生導師刁晏斌先生認為,陜西省“地名不得使用外文譯寫漢語地名”的規(guī)定是合法的。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稘h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經(jīng)過多年審議,早在1982年就決定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所以,陜西的做法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社會上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聲音,大概只是基于一些其實并不正確的“傳統(tǒng)”做法,比如用英語來翻譯,或者是用外國人創(chuàng)制的老掉了牙的威妥瑪式拼音(如“北京”拼寫為PIKING之類)。
刁晏斌教授說,即使不從法律的層面來看這件事,這里也還有一個立場轉變的問題:從“屈己就人”到“以我為主”。我們的地名翻譯,自然應當用我們自己的漢語拼音表達形式,用專業(yè)術語來說這叫“名從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