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在明末清初,可以說是如雷貫耳。袁崇煥威震遼東之時,祖大壽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寧遠保衛(wèi)戰(zhàn)、寧錦大捷、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遼東將士中,他是唯一親見自己主帥在殿前被捕下獄,一怒之下領兵反叛,毀山海關東走??墒窃鐭ㄔ讵z中的一紙書信又把他招了回來,他的母親及孫承宗勸他奮勇殺敵以贖出袁督師。在遼東將領中,他是營救袁崇煥最力一員,曾請求削職為民,以自己的官階贈蔭換取袁督師性命。但袁崇煥最終還是被他奮勇保衛(wèi)的人千刀萬剮了。之后祖大壽率領袁崇煥舊部,這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駐守寧遠、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
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孫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以傾國之師,把大凌河城團團包圍住。祖大壽突圍不得,援軍又被擊退,只能閉城堅守?;侍珮O不斷地送信勸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堅守了三個月,城里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的互相殘殺了。無論如何,城是沒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將領,除了副將何可綱,都認為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
于是祖大壽長嘆一聲:“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三者并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于是殺了誓死不從的何可綱,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然后他向皇太極獻策,他愿意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里當內應,皇太極滿心歡喜。但祖大壽進錦州城后就抵抗清軍?;侍珮O惱羞成怒,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都無功而返。
祖大壽又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傾國而來包圍錦州城。這一次整整圍了一年,洪承疇的十四萬援軍在松山被擊潰,洪承疇投降;祖大壽糧盡援絕,城中又開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
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仍沒有殺他。只是沒給他部隊,沒再重用他了。史書中記載他投降以后的唯一事跡,是曾經寫信勸他的外甥吳三桂投降。吳三桂當時還沒有“沖冠一怒為紅顏”,這種勸降信自然毫無作用。祖大壽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順治十三年,老死。
可以說征戰(zhàn)天下的戰(zhàn)略就是重用人才的戰(zhàn)略。
皇太極對祖大壽這種強敵,有殺害無數(shù)清兵、背信棄義的事實,還能夠容忍下來,接納下來,并且讓他一直平平安安活到老。這樣的器量,也難怪滿清能夠使無數(shù)的人才死心塌地為之效忠。試問漢人皇帝之中,上千年來幾個君王能有這樣的器量呢?這樣的君王能夠做到人盡其才,善待人才,又怎能使人才不趨之若鶩。明朝的皇帝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皇太極總有統(tǒng)一天下的野心,但是在他那個形勢下看來,幾乎是完全沒有指望的。明朝的實力,包括土地、生產力、人口、人才、兵力、軍事力量,是滿清的百倍。
《天聰實錄稿》元年三月初二日,“秀才岳起鸞曰:我國宜與明朝講和。若不講和,則我國人民死散殆盡。”
《明清史料》甲編,天聰二年八月“事局未定”奏疏:“南朝雖師老財匱,然以天下之全力,畢注于一隅之間,蓋猶裕如也。”
《太宗實錄稿》:天聰七年十月,皇太極責罵主張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有數(shù)之兵,若稍虧損,何以前圖?”
皇太極對明朝及其客氣,甚至給袁崇煥的信中稱呼“汗致書袁老先生大人”?;侍珮O所求者,只是明朝對滿清在遼東地位的承認,和給予一定的錢糧。當然滿清有乘機占明朝便宜的心理,但是顧忌也很多,一個袁崇煥的幾千兵力就可以幾次擊敗滿清,逼迫滿清繞道而走。
滿清就這樣,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三代人的小心經營下漸漸壯大起來,把握住了明朝內潰的戰(zhàn)機,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戰(zhàn)略:統(tǒng)一中國。